yuè fǔ zá qū 。 gǔ chuī qū cí 。 fāng shù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hé dì zǎo fāng fēi wǎn zài cháng mén diàn |
何地早芳菲 宛在长门殿 |
yāo táo sè ruò shòu nóng lǐ guāng rú liàn |
夭桃色若绶 秾李光如练 |
tí niǎo nòng huā shū yóu fēng yǐn xiāng biàn |
啼鸟弄花疏 游蜂饮香遍 |
tàn xī chūn fēng qǐ piāo líng jūn bú jiàn |
叹息春风起 飘零君不见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所作的这首《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开、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时间的流逝感。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何地早芳菲”点出春意的突然到来,似乎是某种奇迹,让人好奇这美丽的景象是从何而来。“宛在长门殿”以汉代的长门殿(陈皇后居住的宫殿,后比喻失宠的女子)作为比喻,暗示这些春意的出现或许象征着某种被忽视或压抑的美好。
2.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夭桃色若绶”描绘了桃花的鲜艳色彩,像丝带一样鲜艳,暗示春天的色彩丰富多彩。“秾李光如练”形容李花的白光如白色丝绸,比喻其光洁如雪,强调了花的纯净与美丽。
3.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啼鸟弄花疏”描绘了鸟儿在花间鸣叫,其中“弄”字用得生动,暗示了鸟儿在花间欢快地活动。“游蜂饮香遍”则描绘了蜜蜂在花间采蜜,四处飘香,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叹息春风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飘零君不见”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最终消逝的忧虑,暗示着即使春风再起,那些曾经的美景也已不再,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园中的美景,充满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通过对花朵、鸟鸣、蜜蜂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全诗不仅描绘了视觉的盛宴,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春日之美的赞叹与珍惜。
### 题目解读
《芳树》以“芳树”为题,直接点明了诗中所描绘的主题是春天的树木,特别强调了花朵的繁盛和美丽。诗人在标题中巧妙地运用了“芳”字,不仅指出了春天树木的香气,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视。
### 诗歌赏析
诗的开篇“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以疑问式的开头引出春天花朵的早开之景,宛若置身于长门殿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特定空间中的春意盎然。长门殿,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花园中的一角,强调了花园之景的幽静和独特。
接着,“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描绘了桃花的红艳和李花的洁白。夭桃,即桃花,以“若绶”形容其色彩鲜艳如丝带;秾李,即李花,以“如练”形容其光洁如白绸。这两种花色彩鲜明对比,红白相间,既展现了春天的多彩,也暗示了花朵的娇嫩与短暂。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啼鸟的鸣叫和游蜂的忙碌,不仅增添了自然界的活力,也反映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鸟鸣和蜂舞,诗人巧妙地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看到忙碌的生灵。
最后一句“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春风起时,万物生长,但也预示着它们将很快凋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 总结
《芳树》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之作。沈佺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让时光轻易流逝而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