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āng hé gē cí 。 wáng zhāo jūn

相和歌辞。王昭君

作者:沈佺期 
fēi jūn xī luán diàn     fēi qiè dù é méi
非君惜鸾殿   非妾妒蛾眉
bó mìng yóu jiāo lǔ     wú qíng shì huà shī
薄命由骄虏   无情是画师
jià lái hú dì è     bù bìng hàn gōng shí
嫁来胡地恶   不并汉宫时
xīn kǔ wú liáo lài     hé kān shàng mǎ cí
心苦无聊赖   何堪上马辞

《相和歌辞。王昭君》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相和歌辞·王昭君》是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对汉代著名女子王昭君的一生进行的深刻描绘和抒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首联**:“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 首先,诗人通过两个否定的判断,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同情。"非君惜鸾殿"意味着并非她的君王舍不得让她留在宫廷,"非妾妒蛾眉"暗示并非她嫉妒其他嫔妃的容貌。然后,诗人将王昭君的不幸归咎于两个原因:“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这里的“骄虏”指的可能是她的命运被外族人(如匈奴)所左右,“画师”则可能暗指画师毛延寿,因为他在绘制昭君画像时故意丑化,导致她远嫁,命运悲惨。

**颔联**:“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
- “嫁来胡地恶”指出王昭君被迫远嫁到匈奴,远离了熟悉的汉地和宫廷生活,这是她命运中的一大不幸。“不并汉宫时”则意味着她无法在汉宫中享受原本应该有的生活,暗示了她被剥夺了原本属于她的幸福与尊严。

**颈联**:“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 “心苦无聊赖”描述了王昭君在心中承受着无尽的痛苦与孤独,面对日常生活的空虚无意义。“何堪上马辞”则表达了她被迫离开汉宫时的极度痛苦与不舍,上马离去的那一刻,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整体而言,沈佺期的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一生的悲剧性描绘,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同情和对造成她不幸命运因素的深刻反思。诗人不仅展示了王昭君个人命运的凄凉,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历史与人性的探讨。

《相和歌辞。王昭君》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这首《相和歌辞·王昭君》,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画师以及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文解析

1.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这两句开篇点明了主题,提出不是君王(指汉元帝)眷恋宫殿,也不是昭君嫉妒其他妃嫔的容貌,而是命运的安排,使得昭君被选为和亲的使者,前往匈奴,远离了宫廷的繁华。这种表达强调了昭君命运的无奈与被动。

2. **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两句揭示了昭君命运悲惨的原因。其中“骄虏”指的是匈奴,暗示了外族的入侵给昭君带来不幸。“无情是画师”则是对画师的批判,指《汉宫秋》中对昭君形象的描绘,可能误导了君王对她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她的出塞和不幸的命运。

3.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描绘了昭君远离皇宫、嫁到胡地后的艰难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不并汉宫时”暗示了昭君在匈奴的生活并不像在汉宫那样受到重视,表达了她对失去汉宫身份和地位的痛心。

4. **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表达了昭君在面对被迫离开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虽有千般不舍,却必须踏上前往胡地的路,这种矛盾的心理和行动,表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和悲剧性。

### 总体情感与主题

沈佺期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批判了历史上的某些不公平因素。诗中既有对昭君命运的哀怜,也蕴含了对画师和君王决策的反思。通过历史人物的悲剧性遭遇,诗人探讨了命运、权力、艺术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复杂处境。这种深度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反思,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和历史学上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沈佺期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