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 qū gē cí 。 kǔ rè xíng
杂曲歌辞。苦热行
liù yuè jīn shù fú zī chén rì zài gēng |
六月金数伏 兹辰日在庚 |
yán xī pù jī fū dú wù hūn yán yíng |
炎曦曝肌肤 毒雾昏檐楹 |
ān dé fèn chì hé chāo yáo chū yún zhēng |
安得奋翅翮 超遥出云征 |
bù zhī tiān dì xīn rú hé jiàng shēng chéng |
不知天地心 如何匠生成 |
huǒ dé shāo bǎi huì yáo cǎo bù jí róng |
火德烧百卉 瑶草不及荣 |
shěng kè dāng cǐ shí hū yí huái zhōng qióng |
省客当此时 忽贻怀中琼 |
pěng wán fán mèi dí xiào gē měi fēng shēng |
捧玩烦袂涤 啸歌美风生 |
chí jūn zuǒ yuán qì diào shǐ sì xù píng |
迟君佐元气 调使四序平 |
zhōng lìng shuāng bù ǎo huǒ yú qì cháng zhēn |
中令霜不袄 火馀气常贞 |
jiāng nán shī sāo kè xiū yín kǔ rè xíng |
江南诗骚客 休吟苦热行 |
《杂曲歌辞。苦热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苦热行》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酷热天气中的感受与思考。我们逐段解释诗中的意思:
**首句**:“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
解释:诗歌从农历的六月开始,此时是夏季最热的时候。用“金数伏”和“日日在庚”这样的表达,点明了天气的极端炎热,同时也以时间的刻度(伏天和庚日)来强调这一点。
**次句**:“炎曦曝肌肤,毒雾昏檐楹。”
解释:炎热的阳光直射,使得肌肤都感觉到炙热。这里使用“炎曦”来强调阳光的炽热,而“毒雾”则暗示了空气中热气弥漫,令人感到压抑,让视线模糊不清。
**第三句**:“安得奋翅翮,超遥出云征。”
解释: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想象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拥有翅膀,能够在炎热的天气中,超越云层,寻找一片凉爽的天地。
**第四句**:“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解释:诗人提出疑问,不知道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某种造物者的意志,导致了这样的酷热天气。
**第五句**:“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解释:火象征着炎热,此处比喻炎热的天气正在焚烧万物,而珍贵的瑶草(一种传说中的珍贵植物)也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繁盛。
**第六句**:“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
解释:在这样的炎热天气中,诗人仿佛偶然得到了珍贵的礼物,这里“怀中琼”可能象征的是诗人的某种心灵寄托或者对于清凉与宁静的渴望。
**第七句**:“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
解释:诗人将这份清新的感觉捧在手中把玩,感觉仿佛洗去了身上的烦恼,同时吟唱着美妙的歌曲,仿佛为这热浪中带来了一丝凉爽。
**第八句**:“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
解释:诗人希望有君主或有力量的人能够帮助调和自然界的气运,使得四季之间能够平衡,不再有如此酷热的天气。
**最后一句**:“中令霜不袄,火馀气常贞。”
解释:诗人希望在这个季节中,霜不会被炎热融化,火气之后的余气能够保持其正义与纯净,意味着他希望四季之间能有和谐的过渡。
**最后一段**:“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
解释:面对江南地区的诗人们,诗人劝告他们,在这样的酷热天气中,不要再吟诵表达苦热的诗篇,可能是在鼓励他们寻找更多的抒发方式,或是希望他们能体谅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酷热天气下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渴望和谐共处的愿望。
《杂曲歌辞。苦热行》古诗词赏析:
《苦热行》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是他对夏季酷热天气的一种独特抒发。诗以夏日的炎热为背景,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首先,诗人从自然界的微观角度出发,描绘了夏日的炎热景象:“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炎曦曝肌肤,毒雾昏檐楹”。金数伏指的是农历六月中的伏天,这个时期天气酷热,太阳的辐射强烈,使得肌肤直接受到炙烤,而“毒雾昏檐楹”则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的热气,使得视野模糊不清。
接着,诗人用“安得奋翅翮,超遥出云征”表达了一种对超脱束缚、自由飞翔的渴望,通过“超遥出云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束缚、逃离酷热的愿望。
然后,诗中的“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提升到对自然法则的深层思考。这里的“天地心”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造物主的意志,诗人对于炎热天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思考。
“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描写了烈日下百草凋零,只有珍稀的瑶草难以承受如此酷热。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艰难和不公。
“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则是诗人在面对酷热之时,找到了一丝凉爽和安慰。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清凉之物的渴望,或者是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心理的平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佐元气,调使四序平,中令霜不袄,火馀气常贞”的愿望,即希望调和天地的阴阳,使得四季和谐,四季更替之时,既无寒冷,也无过度的炎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希望能够通过调和自然之力,达到一个和谐、平衡的世界状态。
整首诗以苦热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秩序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