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á gē yáo cí 。 bù xū cí

杂歌谣辞。步虚词

作者:皎然 
yǔ yīn lǎn zhēn jué     suì gǎn xī yù jūn
予因览真诀   遂感西域君
yù shēng xià qīng míng     rén jiān wèi céng wén
玉笙下青冥   人间未曾闻
rì huá liàn hún pò     jiǎo jiǎo wú gòu fēn
日华炼魂魄   皎皎无垢氛
wèi wǒ yǒu xiān gǔ     qiě lìng ěr yīn yūn
谓我有仙骨   且令饵氤氲
fǔ yǎng kuì líng yán     yuàn suí luán hè qún
俯仰愧灵颜   愿随鸾鹤群
é rán dòng fēng yù     piāo miǎo guī qīng yún
俄然动风驭   缥眇归青云

《杂歌谣辞。步虚词》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皎然创作的《杂歌谣辞·步虚词》。步虚词是中国传统宗教诗歌中的一种形式,用于颂扬和赞美神仙或修道者的境界。下面逐段解释此诗的意思:

**首句**:“予因览真诀, 遂感西域君。”
解释:我因为阅读了真正的教义和诀窍,于是感到了远在西域的仙人。

**次句**:“玉笙下青冥, 人间未曾闻。”
解释:仙人通过玉笙向下界传达信息,这些音调在人间未曾被听见,意味着它们超出了人类的日常感知范围。

**第三句**:“日华炼魂魄, 皎皎无垢氛。”
解释:阳光照耀下,仙人炼化了我(诗人)的灵魂和意识,使之纯净无瑕,没有任何污浊。

**第四句**:“谓我有仙骨, 且令饵氤氲。”
解释:仙人认为我拥有成为神仙的天赋,于是让我品尝(或吞食)氤氲之气,这种气体可能具有使人体超越凡界的神奇力量。

**第五句**:“俯仰愧灵颜, 愿随鸾鹤群。”
解释:我低下头,抬头仰望,心中感到对仙人的灵颜之愧疚,表达了我想跟随仙人,融入仙鹤之群的渴望。

**第六句**:“俄然动风驭, 缥眇归青云。”
解释:突然之间,我感到一股力量推动我,驾驭风行,我飞向了遥远的青云之中,似乎得到了自由飞翔的仙界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仙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与仙人的相遇和交流,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渴望能够融入仙鹤的行列,自由自在地翱翔于青云之上。

《杂歌谣辞。步虚词》古诗词赏析:

皎然的《杂歌谣辞。步虚词》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道家修炼之道的深深向往和虔诚追求的诗歌。诗歌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想象,展现了作者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超越与升华之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域君”

诗人从个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开始,表示自己因为阅读到了真正的修炼秘诀(真诀),从而感到了西域君(可能象征着道家仙人的形象或某种超然的精神力量)的存在。这里展示了诗歌的象征性和精神探索的主题,暗示了作者在精神领域寻求超越世俗的途径。

### 中间部分“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日华炼魂魄,皎皎无垢氛”

这一段通过“玉笙”、“青冥”、“日华”等形象,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远离尘世喧嚣的仙境景象。玉笙的出现,象征着纯洁和超凡脱俗;“青冥”(即青天)则代表着广阔的宇宙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日华”炼化“魂魄”(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则暗示了通过修炼可以净化心灵,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 后部分“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鹤群,俄然动风驭,缥眇归青云”

这一部分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诗人称自己被赞为有仙骨,意味着他具备了修炼成为仙人的体质或潜在可能性。作者通过“饵氤氲”(可能指吞食仙药或修炼之气)进一步深化了对道家修炼的追求。面对“灵颜”(仙人的面容),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敬仰与愧疚,既是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目前状态的自省。最后,通过“俄然动风驭,缥眇归青云”描述了一幅超然出世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希望在精神上实现自我超越,最终与仙鹤同行,归隐于高远的青云之中,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 总结

《杂歌谣辞。步虚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道家修炼之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升华的哲学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想象与灵性,是唐代诗歌中对精神探索和心灵净化主题的经典表现。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