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tài zi nà fēi tài píng gōng zhǔ chū jiàng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dì zi wēi yí jué chǔ fēi lǐ dù yōu |
帝子威仪绝 储妃礼度优 |
dié gǔ péi xiān guān níng jiā yì huà zhōu . |
叠鼓陪仙观 凝笳翼画辀. |
yù yù shén xiāng mǎn yì yì cǎi yún fú |
郁郁神香满 奕奕彩云浮 |
pái kōng liè jǐn jì téng huān yì huáng zhōu |
排空列锦罽 腾欢溢皇州 |
jīn guī wèi xī huǒ yù shù zhōng tiān ài |
金闺未息火 玉树钟天爱 |
yuè lù shì hái zhuāng xīng jīn dòng guī pèi |
月路饰还装 星津动归佩 |
zǐ jí liú chén wò qīng guī zhù cí huì |
紫极流宸渥 清规伫慈诲 |
ēn bō qià jiǔ liú guāng huī yì qiān zài |
恩波洽九流 光辉轶千载 |
liè xí zhào qīn xián shì yàn zuò shén xiān |
列席诏亲贤 式宴坐神仙 |
shèng wén fēi shèng bǐ tiān lè zòu jūn tiān |
圣文飞圣笔 天乐奏钧天 |
qǔ chí hán ruì jǐng wén yǔ yùn xiáng yān |
曲池涵瑞景 文宇孕祥烟 |
xiǎo chén tóng bǎi shòu lǜ wǔ yuè yáo nián |
小臣同百兽 率舞悦尧年 |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古诗词释义:
胡元范的这首《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以极其华丽的文辞,展现了唐代宫廷中一次盛大而庄严的迎娶典礼。以下是对诗词逐段的解释:
**帝子威仪绝,储妃礼度优,叠鼓陪仙观,凝笳翼画辀.**
- “帝子威仪绝”形容帝子(即太子)的仪态极为庄重,威风凛凛。
- “储妃礼度优”则是称赞即将成为太子妃的太平公主,她的礼仪举止优雅得体。
- “叠鼓陪仙观”和“凝笳翼画辀”描绘了迎亲队伍中的乐声,鼓声重叠,笳声凝重,伴随乐队前行,场面壮观。
**郁郁神香满,奕奕彩云浮,排空列锦罽,腾欢溢皇州.**
- “郁郁神香满”形容空气中弥漫着庄严神圣的香气,衬托出仪式的神圣性。
- “奕奕彩云浮”意味着天空中浮现出五彩斑斓的云彩,增添了庆典的浪漫与美丽。
- “排空列锦罽”可能意指铺陈在空中的华丽布幔,或是指布置的场景极尽奢华。
- “腾欢溢皇州”则表示庆祝的喜悦氛围弥漫整个皇城,场面极其热闹欢快。
**金闺未息火,玉树钟天爱,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紫极流宸渥,清规伫慈诲,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
- “金闺未息火”可能是指豪华的金质宫殿中灯火未灭,象征着富贵不断。
- “玉树钟天爱”以“玉树”比喻高贵的太平公主,她的形象被世间所爱戴。
- “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可能描述了新娘装扮精致,佩戴的装饰品在月光下闪耀,仿佛星辰在流动。
- “紫极流宸渥,清规伫慈诲,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则表达了帝王对新婚夫妇的恩宠无尽,同时对家族未来的祝福与期待。
**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烟,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
- “列席诏亲贤”表示召见了皇族与贤臣,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 “式宴坐神仙”比喻宴会如同神仙聚会般高雅,体现了仪式的非凡性质。
- “圣文飞圣笔”可能是赞美皇帝的文采斐然,用笔如神。
- “天乐奏钧天”形容天上的音乐奏响,展现了超凡的视听享受。
- “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烟”意味着曲水池畔景色祥瑞,文坛烟云弥漫,预示着吉祥与和谐。
- “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最后,所有参与者,无论是小臣还是百兽,都在共舞,庆祝这美好的一年,传递出和谐与喜悦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宫廷中一次盛大的迎娶典礼的庄严与豪华,同时传达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和对家族未来的期许。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古诗词赏析: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一诗,是胡元范对皇室重大事件——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嫁的盛况进行的艺术再现与礼赞。此诗借咏史抒怀,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尊贵与辉煌。
首句“帝子威仪绝”,直接点明了皇帝之子的独特风范与尊贵气质,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随后,“储妃礼度优”,则转而赞扬新娘的礼仪之佳,表现了宫廷婚俗的庄严与女性的优雅。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叠鼓”、“凝笳”、“神香”、“彩云”、“锦罽”、“玉树”等意象,描绘了出嫁队伍的盛大与奢华,以及祥云缭绕、金光璀璨的壮观场面,既展现了出嫁仪式的隆重,也渲染了整个皇都的欢庆气氛。
“金闺未息火,玉树钟天爱”,不仅描绘了新婚夫妻的恩爱,也暗示了家族的荣耀与皇家的宠爱。接下来“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与婚嫁的美好寓意相结合,体现了对新人幸福婚姻的祝愿。
“紫极流宸渥,清规伫慈诲”,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与对新人的慈爱与教诲,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人文关怀。最后,通过“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两句,展现了皇家婚嫁对社会的影响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强化了作品的文化价值。
“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将皇室婚宴上升到与神仙共宴的境界,体现了对宾客的极高礼遇,也象征了皇家的卓越与超凡脱俗。
“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烟”这一系列描绘,通过神话般的场景,将圣君圣笔、天籁之音、瑞景祥烟等元素融合,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诗意与神秘色彩,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则以“小臣”自谦,表明作为臣子对皇家婚事的衷心祝福与喜悦,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整个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祝愿之中,体现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整体而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婚嫁的庄严、奢华与和谐,以及对新人的深切祝福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