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bié
送别
jì mǎn guāng xiān quē chéng hūn yǐng zàn liú |
忌满光先缺 乘昏影暂流 |
jì néng míng shì jìng hé yòng qū rú gōu |
既能明似镜 何用曲如钩 |
《送别》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骆宾王创作的送别诗,其深刻地描绘了离别之苦与人生哲理。以下是逐段解释:
1."忌满光先缺, 乘昏影暂流":这首诗的第一句,“忌满光先缺”,表达的是离别前的预感和担忧,即害怕离别的到来会像满月变缺一样,预示着某种不好的事情即将到来。第二句“乘昏影暂流”则是将离别的瞬间比作是处在黄昏时分的水流,因为黄昏时的光线较暗,水流也显得更加短暂,以此来暗示离别是短暂而难舍的。
2."既能明似镜, 何用曲如钩":接下来两句“既能明似镜, 何用曲如钩”是通过镜子和鱼钩的比喻,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这里的“明似镜”代表了明亮、公正和纯洁,即人应当追求的是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和道德的纯净。而“曲如钩”则是比喻那些不正当、弯曲、有陷阱的行为,提醒人们在追求光明的同时,要避免陷入那些扭曲和不道德的诱惑。这两句诗警示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应保持正直,避免被诱惑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时,应坚守正义和道德,追求光明的品质和目标。
《送别》古诗词赏析:
骆宾王的这首《送别》诗,虽然标题看似简单,但其深含的哲理、形象的比喻和抒发的情感都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和艺术功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忌满光先缺”
这句诗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将“光”比喻为美好事物或人的情感。其中的“满”和“缺”指的是事物或情感的盛衰、圆满与残缺。通过“忌满光先缺”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事物盛极必衰的哲学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对友情、爱情等情感终会消逝的无奈和哀叹。
### 次句“乘昏影暂流”
这一句中的“昏影”不仅指自然景象中的黄昏之暗,更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句诗描绘了短暂的、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与首句的“光先缺”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 中间两句话“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这两句诗通过“明似镜”与“曲如钩”的对比,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镜面是平直且清晰的,代表着理想中的完美和公正,而“曲如钩”则比喻实际中的不完美、曲折或欺骗。这两句话探讨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冲突时的内心挣扎,同时也对社会的某些不公正现象进行了隐晦的批评。
### 结尾“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在诗的结尾,诗人又将“明似镜”与“曲如钩”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辩证思考。一方面,表达了对公正、透明的渴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实中这种理想的实现往往困难重重,甚至需要付出代价。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告别,也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骆宾王的这首《送别》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生活哲理的深思,不仅表达了对友情、人生的感慨,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到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