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hàn shì zǔ miào
谒汉世祖庙
yáng liǔ sòng xíng rén qīng qīng xī rù qín |
杨柳送行人 青青西入秦 |
shuí jiā cǎi sāng nǚ lóu shàng bù shèng chūn |
谁家采桑女 楼上不胜春 |
yíng yíng bà shuǐ qū bù bù chūn fāng lǜ |
盈盈灞水曲 步步春芳绿 |
hóng liǎn yào míng zhū jiàng chún hán bái yù |
红脸耀明珠 绛唇含白玉 |
huí shǒu wèi qiáo dōng yáo lián chūn sè tóng |
回首渭桥东 遥怜春色同 |
qīng sī jiāo luò rì xiāng qǐ nòng chūn fēng |
青丝娇落日 缃绮弄春风 |
xié lóng cháng tàn xī wēi chí liàn chūn sè |
携笼长叹息 逶迟恋春色 |
kàn huā ruò yǒu qíng yǐ shù yí wú lì |
看花若有情 倚树疑无力 |
bó mù sī yōu yōu shǐ jūn nán mò tóu |
薄暮思悠悠 使君南陌头 |
xiāng féng bù xiāng shí guī qù mèng qīng lóu |
相逢不相识 归去梦青楼 |
《谒汉世祖庙》古诗词释义:
刘希夷的这首《谒汉世祖庙》通过一系列描绘春天景象和人物的活动,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的情感与思绪。下面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杨柳依依的景象,仿佛是春天的使者,为离去的旅人送行。这里的“西入秦”可能隐喻着离别的方向,也暗指历史上的大迁徙或旅程。
2. **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 诗人想象了一位采桑女,她站在高楼上,被春日的美景深深吸引,却又显得有些难以承受,可能是因为春意太浓烈,或者是心中有着无法言说的哀愁。
3.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 灞水弯曲的地方,每一步踩下去都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芳香和绿意。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传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4.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 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女性之美,红润的脸颊犹如明珠般耀眼,绛红的嘴唇仿佛含着洁白的玉石。通过这样的比喻,展现出女子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5.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 回顾渭桥东,远望春色相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怀念和对远方春色的想象,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6.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 在日落的余晖中,青丝如同娇美的花朵,与春风中的缃绮绸缎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日黄昏景象。
7.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
- 携着篮子的女子长时间地叹息,留恋着春天的景色。这里的“长叹息”不仅仅是对美丽景色的感叹,也可能包含着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8.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 看着花朵仿佛有情感,倚靠树木时似乎也失去了力量。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微妙情绪。
9.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 在黄昏时刻,诗人思绪悠长,想起了南陌头的某个君主或人物。这里可能是对过去历史的追忆,或者是对某位重要人物的怀念。
10.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 与某人相遇却彼此不认识,之后却梦到了青楼。这句诗蕴含了对偶然相遇和梦想之间的对比,以及对美好回忆或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往历史的追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期待。
《谒汉世祖庙》古诗词赏析:
刘希夷的《谒汉世祖庙》实际上并未直接描绘汉世祖庙的场景或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而是采用了较为散漫和抒情的写作风格,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和诗意的画面。这首诗实际上更像是对春日景象的赞美和对女性美的描绘,融入了一些关于爱情、离别和思乡的情绪,而非直接指向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 **场景描绘与情感融合**:诗的开头“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用杨柳代表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伴随着行人的离别,既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好,又暗示了别离的伤感。接下来的诗句“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楼上欣赏春色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2. **色彩与情感的运用**:诗中反复提到“春芳绿”、“明珠”、“白玉”、“红脸”、“青丝”、“缃绮”等,这些色彩丰富的词汇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也暗含了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丰富而细腻。
3. **叙述与情感转换**:诗中通过一系列场景的转换,如从行人到采桑女,从灞水到渭桥,从日暮到春色,再到南陌头的相逢,情感从最初的离别愁绪,到对春色和女性美的欣赏,再到对未知相遇的期待,最后是思乡之情的淡淡浮现,情感的转换自然而流畅。
4. **艺术手法与风格**: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使画面生动,情感表达丰富。风格上则偏向于抒情诗,通过描绘特定场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展现了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刘希夷的《谒汉世祖庙》实际上是一首以春日景色和女性之美为主题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女性、爱情和离别的深刻感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