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ìng yún zhāng

庆云章

作者:刘希夷 
lǚ guǎn hé nián fèi     zhēng fū cǐ rì guò
旅馆何年废   征夫此日过
tú qióng rén zì kū     chūn zhì niǎo hái gē
途穷人自哭   春至鸟还歌
xíng lù xīn zhī shǎo     huāng tián gǔ jìng duō
行路新知少   荒田古径多
chí huáng fù dān gǔ     fén shù rào qīng bō
池篁复丹谷   坟树绕清波
rì zhào péng yīn zhuǎn     fēng wēi yě qì hé
日照蓬阴转   风微野气和
shāng xīn bù kě qù     huí shǒu yuàn rú hé
伤心不可去   回首怨如何
juǎn bā shí sān
卷八十三

《庆云章》古诗词释义:

《庆云章》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下面逐段解释其意义:

1.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描述的是旅途中的景象,废弃的旅馆不知是何时废弃的,而今有征夫经过这里。这里“废”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废弃的旅馆象征着过去的消失与遗忘。

2. **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描绘了旅途中人的哀伤,与生机盎然的春景形成对比。即使在荒凉的路途上,春天的到来依然带来了生命的歌唱,这里反映了生命与自然的顽强与和谐。

3.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说明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在荒凉的田地和古老的路径上度过。这句话强调了旅途中的人际关系的稀少与自然环境的荒凉。

4. **池篁复丹谷,坟树绕清波**:通过描绘水边竹林和环绕坟墓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既幽静又有些许哀愁的氛围。这里的“丹谷”可能是比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谷,而“坟树绕清波”则暗示了死亡与生命的循环。

5.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阳光照在蓬草上,阴影在不断变化,微风吹过,野地的气息变得和煦。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6. **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表达了对过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即使想忘记过去的悲伤,也难以做到,回首往事,心中充满了怨恨与反思。

7. **卷八十三**:在古籍中,每一部书被分为若干卷,每一卷内再分若干篇。这里的“卷八十三”表明此诗是《全唐诗》中第83卷的内容,与诗词的解释内容无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情的复杂思考,以及在旅途中面对变化与无常的复杂心情。

《庆云章》古诗词赏析:

刘希夷的《庆云章》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变迁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绘与时间感**: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废弃旅馆与繁忙道路的对比,以及春日里鸟鸣与行人凄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暗含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2.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池塘、篁竹、坟树、清波等自然景观,以及阳光、微风等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与之相对的是荒田、古径、废弃的景象,这些描绘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联系与冲突,体现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

3. **情感的深度**:诗人通过“池篁复丹谷,坟树绕清波”等意象,寄托了对生命、历史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以及对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4. **诗的艺术手法**:在《庆云章》中,刘希夷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人生、历史、自然的哲学思考。同时,其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庆云章》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情感丰富、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通过它,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的深切关注和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刘希夷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