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qī xī liǎng yí diàn huì yàn yìng zhì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作者:李乂 
yá yǎn wàn xún xuán     jū gāo chǎng yù yán
崖巘万寻悬   居高敞御筵
xíng gē yí zhù rì     bù niǎn ruò dēng tiān
行戈疑驻日   步辇若登天
chéng què wù zhōng jìn     guān hé yún wài lián
城阙雾中近   关河云外连
miù péi dēng dài jià     xīn fèng jì fén piān
谬陪登岱驾   欣奉济汾篇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古诗词释义:

作者李乂的这首《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是为七夕节在两仪殿举行的宴会上所作的应制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描绘了宴会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个人感受。

### 第一、二句:“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崖巘万寻悬”描绘了宴会地点的壮观和高耸入云的景象。"崖"指的是陡峭的山崖,“巘”是山峰,“万寻悬”则形容山峰高耸,仿佛悬于半空。"居高敞御筵"则表明宴会是在一个极高的地方进行,"御筵"指皇家的宴会,这里使用了"敞"字,突出其开阔、空旷的特点。

### 第三、四句:“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行戈疑驻日"是说宴会上排列的仪仗队,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暗示宴会的庄严和隆重。"步辇"指的是帝王乘坐的专用车辆,"若登天"则表现出步辇的高度,给人一种仰视天界的错觉,强调了宴会的非凡与神圣。

### 第五、六句:“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城阙雾中近"描绘的是城市在雾气中的近景,通过雾的朦胧,强调了宴会地点的隐秘与神秘。"关河云外连"则展示了一幅从宴会地点远眺时的壮丽景色,"关河"指的是边境的山川,"云外连"则显示出视野的辽阔和景色的连绵不绝。

### 第七、八句:“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谬陪登岱驾"是谦虚地表达自己能够与帝王一起参加宴会的荣幸,"登岱驾"是一个用典,意指登山祭天,表达了对帝王的尊敬和崇敬。"欣奉济汾篇"则表达了对帝王所作诗歌的欣喜与尊重,"济汾篇"可能指的是帝王关于黄河的诗作,这里再次突出了宴会的庄重与文化氛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场宏大的皇家宴会,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盛事的崇高敬意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古诗词赏析: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创作的一首宫廷宴会诗,通过对宫廷宴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尊崇之情。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 **宫廷景象的描绘**:“崖巘万寻悬, 居高敞御筵”,首句通过“崖巘万寻悬”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宴会地点的高耸与壮丽,显示了宫殿建筑的雄伟。接着“居高敞御筵”点明了宴会的场所是两仪殿,其布局开阔,充满了庄严与华贵。

2. **宴会活动的描述**:“行戈疑驻日, 步辇若登天”,这两句使用了比喻手法,以“行戈疑驻日”形容宴会上的舞蹈等表演活动,犹如时间暂停一般,充满了动态美。而“步辇若登天”则描绘了君王乘坐辇车进入宴会场景,其威严与尊贵形象跃然纸上,营造了一种超越日常的神圣感。

3. **景致的对比与延展**:“城阙雾中近, 关河云外连”,这两句诗通过雾中近观城市、云外连着关河的景象,展现了宴会环境的广阔与深远,暗示了君王统治的广袤与深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君王威权与国家繁荣的赞叹。

4. **诗人的情感与立场**:“谬陪登岱驾, 欣奉济汾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参与如此盛大的宴会的荣幸之情,以及对君王及其政策的崇敬。诗中的“登岱驾”、“济汾篇”都指向了对君王及其治国理念的颂扬,体现了诗人作为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敬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宫廷宴会的壮观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尊崇与对盛世的歌颂。它不仅是一首对宫廷宴会的颂歌,也是唐代社会和谐与繁荣的象征。

李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