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hú hào shí zài nán zhōng
寄胡皓时在南中
luò zhǔ wèn wú cháo wú mén xiǎng luò qiáo |
洛渚问吴潮 吴门想洛桥 |
xī yān yáng liǔ àn chūn shuǐ mù lán ráo |
夕烟杨柳岸 春水木兰桡 |
chéng yì nán lóu jìn xīng chén běi dǒu yáo |
城邑南楼近 星辰北斗遥 |
wú yīn shēng yǔ yì qīng jǔ tuō hái biāo |
无因生羽翼 轻举托还飙 |
《寄胡皓时在南中》古诗词释义:
《寄胡皓时在南中》是唐代诗人李乂写的一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胡皓的思念和对南中地域风物的想象。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洛渚指的是洛阳的水渚,这里借指中原地区;吴潮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潮汐。诗人通过"洛渚问吴潮"表达了对远方江南的思慕之情。"吴门想洛桥"则是想象着在江南的城门(吴门)里,想念着中原洛阳的洛桥,这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深刻情感。
2. **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这句话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色。"夕烟杨柳岸"写出了夕阳下杨柳轻拂湖面的美景,"春水木兰桡"则形容春水泛起,人们用木兰舟划行的情景。整体营造了一幅宁静、优美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3. **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这两句对比了实际距离与空间感受。"城邑南楼近"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邑与胡皓所在的城邑之间虽然近在咫尺,但"星辰北斗遥"则强调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物理距离并不遥远,但情感上的距离却感觉很远。
4. **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无法直接前往与友人相聚的无奈与渴望。"无因生羽翼"暗示了无法凭借自然的力量(如鸟儿的翅膀)飞往南方,"轻举托还飙"则表达了渴望像风一样迅速到达友人身边,与之相聚的心情。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地的风物与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时刻的热烈渴望。
《寄胡皓时在南中》古诗词赏析:
李乂的这首诗《寄胡皓时在南中》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诗人以对称的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洛水与吴江的潮水、洛桥与吴门的联想,不仅勾画出两地相隔的地理距离,更蕴含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怀念。洛水与吴江的潮水虽一北一南,却在诗人心中交汇,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
颔联“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傍晚景象。烟波浩渺的水面,杨柳依依的岸边,木兰舟泛于春水中,画面宁静而生动。这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的写照,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南中水乡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颈联“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进一步延伸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同时也引入了时间上的对比。南楼近在咫尺,星辰却遥不可及,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虽近,但心灵的沟通却困难重重。近在咫尺的南楼象征着彼此的切近,而遥不可及的星辰则象征着距离与隔阂,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心情。
尾联“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表达了诗人因无法穿越时空与友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奈与惆怅。羽翼之喻象征着超脱物理限制的能力,而“轻举”表达了诗人渴望轻盈地穿越时空的愿望,但“无因”和“还飙”则揭示了这一愿望的不可能性。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深沉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诗中运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