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 pū shè è gōng yáng zài sī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huái yuán zhī shuǐ qīng kě yǐ zhuó jūn yīng |
淮源之水清 可以濯君缨 |
bǐ měi chēng cái jié qīn rén zhù zhèng shēng |
彼美称才杰 亲人伫政声 |
suì hán chóu nǎng yì chūn wǎn bié lí qíng |
岁寒畴曩意 春晚别离情 |
zhōng tàn lín qí yuǎn xíng kàn yōng chuán róng |
终叹临岐远 行看拥传荣 |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李乂所作,名为《哭仆射鄂公杨再思》,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官员杨再思哀悼与缅怀的诗。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这句话借用了“清淮之水”来象征清澈的美德,暗指杨再思如淮水一般,品德清廉,行为高洁,像用清澈的水清洗官帽上的缨带一样,表达了对杨再思的道德品质的赞扬和敬仰。
2. **彼美称才杰,亲人伫政声**:这里的“彼美”是敬语,赞美杨再思才华横溢,才能卓绝。说他赢得了亲人的尊重,期待他的政治名声能广为传扬,突出其才能得到了认可。
3. **岁寒畴曩意,春晚别离情**:岁寒三友(松、竹、梅)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这里以“岁寒”比喻时间的考验,表达了对杨再思品格和才能在时间考验下依然坚不可摧的赞赏。同时,也通过“春晚”(暮春时节,象征着季节的更迭)暗示了与杨再思的离别之情,感慨时间流逝,离别是不可避免的。
4. **终叹临岐远,行看拥传荣**: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杨再思即将远行的不舍和惋惜。"岐"在这里指岔路,暗指杨再思即将离开,踏上新的旅程。"拥传荣"则是指杨再思将因功绩而受到朝廷的表彰与荣耀,表达了对杨再思功成名就的认可和对他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杨再思的敬仰、不舍以及对他在政坛上的贡献的感慨,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古诗词赏析:
李乂的《哭仆射鄂公杨再思》是一首悼念其故去上司的诗作,"仆射鄂公杨再思"是唐朝的高级官员杨再思。这首诗从多个角度表达了对杨再思公的崇敬、哀思及对其离世的惋惜之情,体现了对逝者品德、功绩的赞赏与怀念。
首先,首句“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杨再思公品德高洁的赞扬。淮源之水被视为清纯之水,用以比喻杨再思的品格如水般清澈、纯净,暗示其为人正直、高洁。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述杨再思的才华和政绩:“彼美称才杰,亲人伫政声。”“彼美”直接赞美了杨再思的才华横溢,称其为才杰;“亲人伫政声”则表明了众人对他的政绩满怀期待,他的政治声誉深受人们敬仰。
“岁寒畴曩意,春晚别离情”,这两句诗运用了季节的变化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岁寒时,万物萧瑟,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回顾和感慨;春天傍晚的离别,则充满了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样的情境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杨再思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未来的不舍。
最后,“终叹临岐远,行看拥传荣”则表达了诗人对杨再思的哀悼和对他的功绩的肯定。临岐远去象征着生命的终点,而“行看拥传荣”则是对杨再思生前荣光的回顾和对后人继承其事业的期盼,暗示了杨再思虽然离世,但他的影响力和精神将永远被人铭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既展现了杨再思的个人魅力,也表达了对逝去的哀思与怀念,既具有文学艺术的魅力,又饱含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