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xìng lǐ bù shàng shū dòu xī jiè zhái yìng zhì ( yī zuò péi xìng wǔ wáng zhái )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
xīng fēn yì lǐ sì rén jū shuǐ jiàn yuán liú wàn qǐng yú |
星分邑里四人居 水洊源流万顷馀 |
wèi guó jūn wáng chēng xiàng chù jìn jiā fān dǐ huà lóng chū |
魏国君王称象处 晋家蕃邸化龙初 |
qīng pú zàn shì yóu liáng mǎ lǜ zǎo hái yí yàn gǎo yú |
青蒲暂似游梁马 绿藻还疑宴镐鱼 |
zì yǒu shén líng zī yè dì nián nián yún wù shǐ guān shū |
自有神灵滋液地 年年云物史官书 |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李乂为奉和御制诗而作,主题是描述了皇帝访问礼部尚书窦希玠的府邸,并对窦希玠的府邸环境和历史意义进行了赞美。以下是逐句解释:
1."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此句意指皇帝巡幸的窦府位于一片星罗棋布的繁华地区,四周有成千上万顷的水域环绕,寓意窦府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光旖旎。
2."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蕃邸化龙初":这里的“魏国君王”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统治者,“称象处”指的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测试象体重量的方法,而“晋家蕃邸”则代指晋朝的分支府邸。这句话暗示窦希玠的府邸在历史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见证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同这些君王一样,这里也可能有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3."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这句中“青蒲”和“绿藻”可能指的是府邸附近的植被或景观,暗示府邸环境优美,“游梁马”可能出自《史记》中的“游梁之马”,这里借用以形容府邸周围的自然风光给游人以马在游梁(水边)悠然自得的感觉。而“宴镐鱼”则是“宴镐”的典故,暗示府邸的宴饮或庆典可能如同古代镐京(镐是周朝初期的都城)的盛况,喻指府邸的繁华和尊贵。
4."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此句意为窦府所在之地自然环境优美,仿佛有神灵保佑,每年都能见到祥云瑞气,吸引史官前来记录,这不仅是对窦府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窦府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窦希玠以及其府邸的尊重与赞赏,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欣赏和追求。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古诗词赏析: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乂创作,融合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感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诗作通过描绘窦希玠宅的环境特点和与历史名人事迹的关联,隐含了对君主的崇敬和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下面对诗的内容进行赏析:
1. **历史与自然的融合**:“星分邑里四人居, 水洊源流万顷馀”这一开篇描绘了窦希玠宅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暗示了其历史地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 **历史典故的引用**:“魏国君王称象处, 晋家蕃邸化龙初”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魏国君王称象故事通常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晋家蕃邸化龙则比喻着家门兴盛、人才辈出,这两处引用强调了窦希玠宅所在之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3. **诗人的个人体验**:“青蒲暂似游梁马, 绿藻还疑宴镐鱼”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将青蒲与游梁马、绿藻与宴镐鱼的比喻,表达了对窦希玠宅独特环境的感知,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与感慨。
4. **哲学与宗教的思考**:“自有神灵滋液地, 年年云物史官书”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窦希玠宅所在之地自然与文化的崇拜,认为此处有着神圣的灵气滋养,每年的云物景象都被史官记录在案。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宇宙间神秘力量和历史传承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窦希玠宅的自然环境、历史典故与个人体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情回顾、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化和哲学的探索。在形式上,其用词考究,结构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