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huì rì xìng kūn míng chí yìng zhì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作者:李乂 
jiā zhù qiān mén cè     tíng lín èr shuǐ bàng
家住千门侧   亭临二水傍
guì yóu kāi běi dì     chén juàn xìng xī xiāng
贵游开北地   宸眷幸西乡
yè lǚ yíng zhōng gǔ     míng sī chū hòu táng
曳履迎中谷   鸣丝出后堂
pǔ yí guān wàn xiàng     fēng shì zhù sān guāng
浦疑观万象   峰似驻三光
cǎo xiàng qióng yán lè     huā chéng xiù yǐ xiāng
草向琼筵乐   花承绣扆香
shèng qíng sī jiù zhòng     liú yǐn fù diāo zhāng
圣情思旧重   留饮赋雕章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古诗词释义:

这首《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是唐代文学家李乂所作的一首诗,整首诗主要描述了皇帝在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前往昆明池(位于长安城南,今西安市南郊,是一个重要的皇家园林和军事训练场所)的盛况及宴会,表达了对皇帝行幸的恭维与敬意。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家住千门侧, 亭临二水傍**:此处描绘的似乎是昆明池周边的环境与建筑,千门侧可能指的是昆明池周边的宫殿群,而二水傍可能指的是昆明池与周边的河流或湖泊,这些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共同构成了壮丽的风景。

2. **贵游开北地, 宸眷幸西乡**:此句描述了皇帝(宸眷)在晦日(北半球农历最晚的一天,象征冬季的终结,具有新一年开始的象征意义)前往西乡(昆明池所在的位置,位于长安城的西南方向),这不仅仅是对皇帝行幸的描述,也暗示了皇家对新年的庆祝和对过去一年的告别。

3. **曳履迎中谷, 鸣丝出后堂**:曳履(帝王外出时,属下捧履而行以示尊贵)表示在皇帝行幸途中,臣子们以恭敬之姿迎送,中谷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一条道路或内谷。鸣丝(琴瑟等乐器)出后堂可能是指在行幸之前,后宫的音乐演奏,为行幸营造喜庆的氛围。

4. **浦疑观万象, 峰似驻三光**:浦疑观万象可能是指昆明池水面上的景致犹如观看世间万象,富有哲理意味。峰似驻三光(三光通常指日月星辰)则可能是在形容昆明池周围的山峰仿佛静止了日月星辰,意在赞美昆明池的壮丽景色与氛围。

5. **草向琼筵乐, 花承绣扆香**:草向琼筵乐可能是指在宴会上,绿草映衬着精美的宴席,充满欢乐的气氛。花承绣扆香则是说花朵承托着绣制的屏风散发出香气,既描绘了宴会的奢华场景,也暗含了宴会的芬芳气氛。

6. **圣情思旧重, 留饮赋雕章**:圣情思旧重可能表达了皇帝对过去一年,尤其是对过去的成就或事件的深切怀念。留饮赋雕章则是说皇帝在宴会上停留饮酒,并在宴会上创作了精美的诗歌或文章,表达了对宴会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帝行幸昆明池的盛大场面和宴会的奢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古诗词赏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是唐代著名诗人李乂所作的一首奉和诗,其内容与唐代皇帝驾幸昆明池有关,此诗乃为回应皇帝御制之诗而作,体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皇帝行幸的恭维与颂扬。

从标题来看,“晦日”指的是每月的最后一天,通常不举行大型活动,而“昆明池”则是唐代著名的人工湖,位于长安城南,供皇帝驾幸、游猎或举行祭祀活动。此诗通过描述昆明池的美丽景致和皇家的尊贵景象,展现了一种庄严而又不乏华丽的宫廷氛围。

在诗中,李乂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与所处之地的皇家气派,接着通过“宸眷幸西乡”的表述,展现了皇帝驾临昆明池的尊贵与荣耀。他接着描绘了众人迎接皇帝的情景,从“曳履迎中谷”到“鸣丝出后堂”,生动地展现了皇帝驾幸时的热闹与庄重。

“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两句话运用了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昆明池的景象与天地万物相联系,营造了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气氛。同时,通过“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动态描绘,展现了皇帝驾幸时的奢华与欢乐。

最后,李乂表达了皇帝对旧日之恩情的怀念以及对其留饮赋诗之行为的赞誉。这一段不仅表达了对皇帝的恭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才情与风采。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具有鲜明的宫廷特色与华丽的文辞,更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皇家的忠诚与敬仰,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李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