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ān sì shí cháng cóng wū xiá guò tā rì ǒu rán yǒu sī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
dú yóu qiān lǐ wài gāo wò qī pán xī |
独游千里外 高卧七盘西 |
xiǎo yuè lín chuāng jìn tiān hé rù hù dī |
晓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 |
fāng chūn píng zhòng lǜ qīng yè zi guī tí |
芳春平仲绿 清夜子规啼 |
fú kè kōng liú tīng bāo chéng wén shǔ jī |
浮客空留听 褒城闻曙鸡 |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诗题为《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回忆的抒情诗。逐段解释其意思如下:
### 独游千里外, 高卧七盘西
诗人回忆起多年前独自在遥远的地方旅行,夜宿在巫峡的西边,七盘西这个地名可能指的是巫峡中的某个特定位置,暗示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诗人在这里的孤独与宁静。
### 晓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
这两句描述了早晨的月光柔和地照进窗户,仿佛与窗户如此接近,而天空中的银河则低垂到仿佛可以直接与人相交,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神秘的氛围。
### 芳春平仲绿, 清夜子规啼
平仲在古代指的是一种植物,通常用来指常绿树。这里的“芳春平仲绿”描绘了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而“清夜子规啼”则是形容夜晚寂静中,杜鹃鸟的啼叫声,声音清晰而悠长,为夜色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思念。
### 浮客空留听, 褒城闻曙鸡
“浮客”通常指游子或旅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倾听外界的声音,但心里却像是一个飘荡的旅人,没有归属感。最后一句“褒城闻曙鸡”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与孤独的意象,褒城是一个地名,通过听到早晨的鸡鸣,诗人仿佛在告诉读者,时间在流逝,日子也在继续,即便是孤独的旅人,也无法避免生活的常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深刻感悟。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这首《独游巫峡》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巫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独自游历他乡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此诗以作者独游巫峡的经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对孤独旅程的深刻体验。主题上,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既亲近自然又洞察人生的复杂情感。
### 诗的结构与语言
1. **首联“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游历的孤独性。"独游"二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而"千里"和"七盘"则形象地描绘了巫峡的地理特征,既表现出旅行的遥远,又暗示了巫峡的险峻与独特。
2. **颔联“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清晨月光与夜空的景象,使用“近”和“低”这样的形容词,生动地展现了月色与星空的近在咫尺之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3. **颈联“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夜晚的声响。"平仲绿"指的是春天的绿意盎然,"子规啼"则是指杜鹃鸟的啼叫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通过声音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4. **尾联“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通过"浮客"自指,表达了作者在如此美景中独自欣赏的孤独与自由。"空留听"暗示了诗人独自聆听自然之声的寂寞,而"褒城闻曙鸡"则通过远处城市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世界的联系,以及时间的流逝。
### 总结
沈佺期的《独游巫峡》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结合了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不仅展现了巫峡的壮丽景色,也深入探讨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与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是对生命旅程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