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guān cuī shì láng fū rén lú shì wǎn gē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shí lǐ jiàng shān yōu qiān nián fén shuǐ liú |
十里绛山幽 千年汾水流 |
bēi chuán mén kè jiàn jiàn shì gù rén liú |
碑传门客建 剑是故人留 |
lǒng shù yān hán xī shān mén yuè duì qiū |
陇树烟含夕 山门月对秋 |
gǔ lái zhōng dǐng shèng gòng jǐn yī hāo qiū |
古来钟鼎盛 共尽一蒿丘 |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挽歌《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是一首哀悼之作,是对已故崔侍郎夫人的追忆和悼念。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解释:
1.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碑传门客建,剑是故人留,**
- 这几句描绘了崔侍郎夫人逝世的环境和遗物。"十里绛山幽"描述了深山的宁静与庄严,暗示了死亡的庄严与神秘。"千年汾水流"则通过汾河水的悠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碑传门客建"意指墓碑由侍从所建,表明了对夫人的尊敬和纪念。"剑是故人留"可能是对夫人所用之物的描述,这里的"剑"可能象征着她生前的坚韧和勇敢,或代表着与故人的深厚情谊。
2. **陇树烟含夕,山门月对秋,**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墓地的环境,"陇树烟含夕"描述了傍晚时分,墓地周围的树木被晚霞的余晖染上了一层烟雾般的颜色,充满了哀愁的氛围。"山门月对秋"则意味着月亮在秋夜中挂在山门之上,与大地、树木和逝者共同诉说着寂静的故事,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与自然的宁静。
3. **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古来钟鼎盛"引用了古代成语"钟鸣鼎食",形容昔日家族的繁荣与显赫,这里则是用以感慨夫人的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共尽一蒿丘"则用朴素的比喻,指所有的人最终都将回归到相同的结局,即葬身于蒿草覆盖的坟丘之下。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终将消逝的无常之感,以及对逝者和平凡归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墓地的自然风光和对遗物的追忆,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这首诗,通过对崔侍郎夫人卢氏的哀悼,不仅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也蕴含着对生命、时间、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其语言凝重、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哲学深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赏析这首诗:
### 题材与情感
这首挽歌选取了悼念逝者这一题材,通过描述人物生前的遗物、景致、时间的流逝等元素,表达了对卢氏夫人的怀念之情。沈佺期以其深情与庄重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出对逝者及其生前贡献的尊重与纪念。
### 语言与结构
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如“绛山”、“汾水”、“碑传”、“剑是故人留”等,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也通过这些元素暗示了卢氏夫人的社会地位、个人品格与生活经历。结构上,全诗四句一联,每联两句,形成两两相对的对仗形式,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上递进,增强艺术感染力。
### 哲学思考
在表达哀悼之情的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例如,“陇树烟含夕,山门月对秋”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景象,暗含对生命有限的感慨;“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与物质的虚幻、世事无常的思考,暗示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共通命运,引人深思。
### 总结
沈佺期的《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不仅是一首哀悼亡灵的诗,更是一首深具哲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以及对宇宙自然、人生哲学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了个人情感的普遍情感与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