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hù bù cén shàng shū cān jì shū kuí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zhāo rì liǎn hóng yān chuí gān xiàng lǜ chuān |
朝日敛红烟 垂竿向绿川 |
rén yí tiān shàng zuò yú shì jìng zhōng xuán |
人疑天上坐 鱼似镜中悬 |
bì jí shí jīng tòu cāi gōu měi wù qiān |
避楫时惊透 猜钩每误牵 |
tuān wēi bù lǐ xiá tán jìng yù liú chuán |
湍危不理辖 潭静欲留船 |
diào yù jūn tú shàng zhēng jīn wǒ wèi xián |
钓玉君徒尚 征金我未贤 |
wèi kàn fāng ěr xià tān dé huì wú quán |
为看芳饵下 贪得会无筌 |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描绘了垂钓的生动画面,并融入了隐喻和哲理。我们可以逐段解读其含义:
1.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晨曦初升,朝霞映照,烟雾渐散,垂钓者拿着鱼竿,对着碧绿的河流。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垂钓活动的开始。
2.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人们将垂钓者想象成坐在天上的仙人,而鱼则像是在镜中悬挂,既体现了人们对垂钓者超凡脱俗的想象,也描绘了鱼在水中的状态,似乎是透明可见的。
3.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船只在水面划过时,鱼儿们受到惊吓,瞬间潜入水中,而垂钓者设下的鱼钩有时会因为猜不透鱼儿的行动而空手而归。这一句描绘了垂钓的难度与趣味。
4.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河流中湍急的地方不需理会,因为那里鱼儿不易停留;而平静的潭水,却让船只想要停留以等待更佳的垂钓时机。这里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不同选择和适应。
5.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表达了对好友或前辈的敬仰(“钓玉”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这里借指追求高远的目标),而自谦自己的能力(“征金”则可能暗指追求功名利禄)。
6.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意思是人们为了得到鱼,放下美味的饵料;但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停止,否则可能一无所获(“筌”是一种捕鱼的工具,这里象征目标或终点)。
这首诗通过描绘垂钓的场景,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追求(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内心的平静)时需要智慧和时机的把握,避免盲目追求而失去真正的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好友的敬仰之情。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这首《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描写了作者在一片风景如画的绿川中垂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垂钓的乐趣与哲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首句“朝日敛红烟”描绘了清晨日出时分,红日的光辉逐渐消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垂竿向绿川”描述了作者在清澈的绿川旁,手持钓竿,准备开始垂钓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垂钓时的场景描述得既神秘又有趣。鱼儿仿佛在清澈的水中像镜中一般清晰可见,而钓鱼的人则仿佛在云端,营造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神秘感和悠闲感。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垂钓的趣味,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则进一步描写了垂钓的细节,通过鱼儿对划船者的惊动和对钓鱼钩的误咬,生动地表现了钓鱼过程中的意外和乐趣,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后半部分“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则是对钓鱼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一方面描述了水流湍急的危险,另一方面又展现了潭水的宁静。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暗示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这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理想(钓玉)和面对现实(征金)的态度。这里的“钓玉”象征着追求高尚的理想,而“征金”则可能是对功利或现实的追求。这一句展现了作者既对理想有所向往,又明白面对现实的复杂性,体现了其既有理想追求,又能理性面对现实的综合态度。
最后的“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则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通过垂钓中对美味鱼饵的贪婪,引申出人生追求中的诱惑与陷阱,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清醒,避免陷入无谓的困境。这一句富含哲理,既是对垂钓行为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提炼。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