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bù méng dōu hù jiān hóng lú qīng guī ān xī yìng zhì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fù dào tōng cháng lè qīng mén lín shàng lù |
复道通长乐 青门临上路 |
yáo wén fèng chuī xuān àn shí lóng yú dù |
遥闻凤吹喧 暗识龙舆度 |
qiān liú míng sì mù fú kǎn yū sān gù |
褰旒明四目 伏槛纡三顾 |
xiǎo yuàn jiē hóu jiā fēi méng yìng gōng shù |
小苑接侯家 飞甍映宫树 |
shāng shān yuán shàng bì chǎn shuǐ lín duān sù |
商山原上碧 浐水林端素 |
yín hàn xià tiān zhāng qióng yán chéng zhàn lù |
银汉下天章 琼筵承湛露 |
jiāng fēi fù rén chǒng xìn yǐ píng róng gù |
将非富人宠 信以平戎故 |
cóng lái jiǎn dì xīn jù dé huí tiān bù |
从来简帝心 讵得回天步 |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这首《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是一首典型的应制诗,用于回应皇帝的诏令或制文,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同时表达对返回安西的将领的敬意。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及沿途的景观,既表达了对皇帝治国理政的赞誉,也赞美了返回安西的将领的功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首联:复道通长乐, 青门临上路,**
首联开篇即用宏伟的景象描绘出送别场景的壮丽。"复道"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用于往来的多层通道。"长乐"是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皇帝所居的皇宫。"青门"则是长安城东的一座城门,这里也是象征性的引用,以示送别之地。"上路"则预示了即将出发的路径。整联描绘出送别将领归安西时,皇宫通向大路的壮丽景象。
**颔联:遥闻凤吹喧, 暗识龙舆度,**
"凤吹"和"龙舆"在这里分别象征皇帝的仪仗和乘坐的车辆,形容了皇帝的隆重出巡景象,也暗示着皇帝的祝福和关心。"喧"形容了凤吹声的热闹,"度"则指通过,暗含皇帝亲临之意。
**颈联:褰旒明四目, 伏槛纡三顾,**
"褰旒"是拉开帘子,这里借以形容皇帝在宫中能清晰地看到送别场景。"明四目"则是强调皇帝对将领归来的关切与认可。"伏槛"指在井边(古代多指皇帝登高望远),"纡三顾"则是指皇帝三次亲临,表达了对将领的特别恩宠与重视。
**颔联继续描绘场景:**
**颔联:小苑接侯家, 飞甍映宫树,**
"小苑"是指皇家园林,这里与"侯家"对应,强调了园林与皇家府邸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朝廷与地方的和谐。"飞甍"是形容高耸的屋脊,"映宫树"则指这些高大建筑与皇宫的树木相映衬,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颈联继续描绘沿途的景色:**
**颈联:商山原上碧, 浐水林端素,**
"商山"是一个地名,"原上碧"描述了商山的青翠景色。"浐水"则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林端素"则是形容河边的树林,整联描绘了返程途中的自然美景,既渲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安西的美丽。
**尾联:银汉下天章, 琼筵承湛露,**
"银汉"指的是银河,"天章"可以理解为天上的命令或诏书。"琼筵"是精美的宴席,"湛露"是甘露,这里暗喻皇帝的恩泽。整联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返回安西的将领被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荣宠。
**尾联继续表达情感:**
**尾联:将非富人宠, 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 岂得回天步,**
"富人宠"在这里指高贵的宠幸,"平戎"则是平定边疆之意,强调了返回安西将领的功绩。"简帝心"意味着皇帝的简单或直接,"回天步"则是形容改变天意或不可阻挡之意。整联表达对将领功绩的赞誉,同时强调了皇帝对将领的信任和对国事的坚决立场,同时也隐含了对将领忠诚和功绩的肯定。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是一首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宫廷礼仪的深入理解,也展现了其对于官场动态、政治象征的敏锐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释
标题中的“圣制”指的是由皇帝亲自制定的诗文,而“奉和”则是指臣子为回应而写的诗歌,表达对皇帝的敬意和顺从。整首诗即是对皇帝派遣官员(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出使安西的仪式和情感的颂扬与纪念。
### 诗句分析
1. **开篇描绘场景**:“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通过“复道”和“青门”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地点,描绘出官道上即将发生的盛大礼仪。这种描述既显出宫廷的庄重与权威,也预示着出使任务的重要性。
2. **声音的隐喻**:“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凤”与“龙”分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鸟与神龙,此处用以形容礼乐的盛大与庄严。通过声音的隐喻,强化了仪式的庄重氛围。
3. **君臣互动**:“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褰旒”可能指皇帝亲自登临高台,展现出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三顾”可能象征皇帝多次降下旨意,显示出对出使官员的关怀与重视。这些细节生动描绘了君臣之间的互动与敬意。
4. **景物描写**:“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宫廷建筑的融合,既展现了出使官吏归途的宁静与美丽,也隐含了对帝国疆域辽阔的赞美。同时,这些景物的描写也为整个出使活动增添了一层诗意的氛围。
5. **文辞与意义**:“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这几句不仅展现了文辞的优美,也蕴含着深意。通过“天章”、“琼筵”等华丽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出使官员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同时,“简帝心”和“回天步”则是对皇帝决策、帝国治理的敬仰与颂扬,展现了诗歌的深层主题——君权的神圣与帝国的稳定。
### 总结
王维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宫廷礼仪诗,更是对皇帝权威、帝国稳定以及出使官员重要性的赞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政治寓意相结合,展现出唐代宫廷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