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ú nán qū gē cí wǔ shǒu

扶南曲歌词五首

作者:王维 
shàng qīng zēng mìng fú     dōu hù yáng guī pèi
上卿增命服   都护扬归旆
zá lǔ jǐn cháo zhōu     zhū hú jiē zì kuài
杂虏尽朝周   诸胡皆自郐
míng jiā hàn hǎi qū     àn jié yáng guān wài
鸣笳瀚海曲   按节阳关外
luò rì xià hé yuán     hán shān jìng qiū sāi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静秋塞
wàn fāng fēn jìn xī     liù hé gàn kūn dà
万方氛祲息   六合干坤大
wú zhàn shì tiān xīn     tiān xīn tóng fù zài
无战是天心   天心同复载

《扶南曲歌词五首》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扶南曲歌词五首》是五首诗意盎然的长篇抒情诗,其内容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政治、外交、军事、自然和哲学等。以下是逐段解释这首诗词:

1. **上卿增命服, 都护扬归旆**:上卿指高级官员,新增了官服象征着升迁与荣耀。都护指的是军事长官,他的旗帜(旆)在归途中高扬,显示着军队的胜利与安全返回。

2. **杂虏尽朝周, 诸胡皆自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多民族归顺统一的场景。杂虏和诸胡分别代表外族部落,他们不再对抗,而是向周朝(即统一的国家)表示臣服,自郐(郐国)喻指边远之地,整个外族都归附于中央。

3. **鸣笳瀚海曲, 按节阳关外**:笳是古代的乐器,这里指军中的号角。在遥远的瀚海地区(泛指北方荒远之地),军号长鸣,指引着军队的行进。按节指的是遵循着一定礼仪或规则,这里的“阳关外”暗示了更遥远的边疆地区。

4.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静秋塞**:当太阳缓缓下落,照亮了河源之地(可能指黄河源流区域),同时也照在静谧的寒山与秋日的边塞上。这一景象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壮丽,以及自然的宁静。

5. **万方氛祲息, 六合干坤大**:氛祲指的是战争或动荡的象征。此句表达了通过国家的统一与治理,使得全国各地的动荡与战乱都已平息,六合(指天地四方)的秩序大为好转,景象浩大。

6. **无战是天心, 天心同复载**:这句话是哲学与宗教思想的体现。认为天意和人心是统一的,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并非偶然,而是顺应了自然规律和天意。无战争(战争的消弭)是上天的意志,也是人们共同追求的愿景。

这首诗总体上描绘了国家统一、边疆安定、自然和谐、人心向善的盛世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和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扶南曲歌词五首》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扶南曲歌词五首》系列诗歌是一组描绘了历史事件与民族交融、和平安定景象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与描绘,诗人王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历史观,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安定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与背景**:诗中提到“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等词语,反映了朝廷对高级官员的加官进爵与将帅归国的庆祝情景,显示出对国家权力结构和军事力量的重视。同时,“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则表达了对少数民族和异族的臣服与融合,体现了唐代盛世的强盛和包容性。

2. **艺术手法**:王维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壮丽,通过“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苍凉的边塞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边防的严峻。

3. **情感与哲思**:通过对“万方氛祲息,六合干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复载”的叙述,王维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认为无战便是天意,体现了其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与理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倾向,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与国家繁荣的深切希望。

4. **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切与思考。通过描绘古代民族融合的盛况,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包容与融合政策的赞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安定与和平的向往。

综上所述,王维的《扶南曲歌词五首》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对历史、自然、社会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安定社会的深切向往,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

王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