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óng jūn xíng

从军行

作者:王维 
shí lǐ yī zǒu mǎ     wǔ lǐ yī yáng biān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dōu hù jūn shū zhì     xiōng nú wéi jiǔ quán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guān shān zhèng fēi xuě     fēng shù duàn wú yān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从军行》古诗词释义: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以下是对各句的解释:

1.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这两句描绘了军队行进的景象。意思是,每走十里,士兵就会换一匹马,并扬起马鞭,准备快速前进。这里展现了一支纪律严明、行进迅速的军队,形象地体现了军队的高效和紧张氛围。

2.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这两句描述了一件重大军事事件。"都护"是古代边防军的最高长官,"军书"指的是军事文书。这句话意为,都护收到了一封来自前线的紧急军书,内容是匈奴军队包围了酒泉。酒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边防重镇,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匈奴的进攻显示出战争的紧张局势。

3.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这两句继续描述了战争的环境。"关山"指的是边关的山脉,"飞雪"则点明了当时天气寒冷、大雪纷飞的景象。"烽戍"是古代传递军情的烽火台,"无烟"则暗示由于战事紧张,烽火台的信号已经停止,没有了往日的传递,这增加了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事行动的紧急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军人的英勇与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从军行》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从军行》虽然是唐诗中的一首较为短小的作品,但其意境深远,情感深沉,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紧张,以及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背景
《从军行》是王维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边塞诗。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被后世尊称为“诗佛”,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高逸清雅著称,但此诗却一反常态,表现了边塞军旅的雄浑之气。

### 诗句解析

#### 首句“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行军的场景。行军时的急促节奏通过“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走马和扬鞭的动作既体现了行军速度的快速,也反映了行军队伍的纪律严明。这一场景与和平时期迥异,展现了边疆战争中的紧张和紧迫。

#### 中间两联“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这两联诗通过不同的事件和自然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

-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这两句揭示了边塞战争的紧张局势。都护是边疆的最高军事长官,军书的传至,意味着战场有新的命令或情报传来。匈奴围攻酒泉,预示着战争的爆发,军情紧迫,边防告急。

-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环境和战场的氛围。关山飞雪,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的寒冷与壮阔,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烽戍通常在战争中用来传递信号,断无烟则意味着战争的激烈和烽火台的沉默,显示出战场的寂静与紧张。

### 总结
这首《从军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富有张力的语句,成功地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面对困难的英勇精神。王维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而是通过客观的描绘和细腻的景物刻画,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战争主题的深刻理解。

王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