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wèi jùn lǐ tài shǒu fù rèn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nóng jiā zhēn gè qù gōng dìng suí nóng fǒu |
侬家真个去 公定随侬否 |
zhe chù shì lián huā wú xīn biàn yáng liǔ |
着处是莲花 无心变杨柳 |
sōng kān zàng yào guǒ shí chún ān chá jiù |
松龛藏药裹 石唇安茶臼 |
qì wèi dāng gòng zhī nà néng bù xié shǒu |
气味当共知 那能不携手 |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为送别友人魏郡李太守赴任而作,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现逐段解释:
1.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这两句开篇,王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即将远行,问对方是否愿意跟随一同。这里“侬家”可以理解为“我”,“公”则是对李太守的尊称。“真个去”表明这次出行是确有其事的,并非空谈,而“公定随侬否”则显现出王维对李太守的期待与关切,希望友人能共享此行。
2. **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这句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观中。"着处是莲花"象征着一路上美景处处,美好的风景无处不在。而"无心变杨柳"则暗含了自己不会因旅途的遥远或艰辛而改变心意,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
3.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松龛”和“石唇”指自然中的岩洞,这里是借指友人未来的居所。"藏药裹"和"安茶臼"则描绘了友人未来生活中的日常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在新环境中的生活祝福与期许,以及希望彼此能够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4.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这两句总结全诗主旨。"气味"在这里比喻情感的默契与理解。诗人相信,虽然身在不同之处,但通过心灵的相通与默契,他们仍然能够保持深厚的友谊,就像携手同行一般。即使分别在即,但彼此的心灵纽带不会断裂,这种深厚的友情是无法被距离所阻隔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持久不变的信心。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虽然是以送别为主题,但实际上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精神上的默契。这首诗用比喻、拟人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世界。
### 诗歌解析:
1. **情感的真挚表达**:“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这里的“侬”和“公”分别指诗人和友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的真实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心。诗人说:“我要真的离开了,你也会随我去吗?”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坦白,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2. **自然与人的融合**:“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这里的莲花象征着纯洁、高尚和美好,而无心变杨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随和生活态度的向往。王维在诗中将自然界的莲花和杨柳视为与人的内心世界的映射,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纯净和自然本质的随性。
3. **生活细节的描绘**:“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这里通过描述友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在松林中藏药,石上安放茶具,展现了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这些细节不仅仅反映了生活状态,更是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4. **情感的深化**:“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和友人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即使分别,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理解是不会改变的,表达了即便在分别之后,情感纽带仍旧紧密相连。
### 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深刻的象征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深入精神世界的友谊。王维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不仅仅是作为背景,更是作为情感载体,加深了诗中人物之间情感的表达和共鸣。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现了王维诗作中典型的静谧与深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