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ǐ líng yǒng ( shí nián shí jiǔ )

李陵咏(时年十九)

作者:王维 
yàn sè tiān xià zhòng     xī shī níng jiǔ wēi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cháo réng yuè xī nǚ     mù zuò wú gōng fēi
朝仍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jiàn rì qǐ shū zhòng     guì lái fāng wù xī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yāo rén fù xiāng fěn     bù zì zhe luó yī
邀人傅香粉   不自着罗衣
jūn chǒng yì jiāo tài     jūn lián wú shì fēi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dāng shí huàn shā bàn     mò dé tóng chē guī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chí xiè lín jiā zi     xiào pín ān kě xī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时年十九)》古诗词释义:

王维所作《李陵咏》一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由平民变为贵族后,身份地位的突变所带来的改变,同时也暗喻了历史中类似情况的发生。全诗可分几段逐层理解:

1. **首四句:“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这四句从“天下艳色”的观点开始,类比西施,强调其美貌不可估量。从越溪之女到成为吴王的妃子,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地位的迅速提升和变化。

2. **中四句:“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 不自着罗衣”**
这段描述了女子在地位改变前后的不同行为。虽曾经平凡,但当她成为贵妇后,开始依赖他人来打扮自己,不再亲自着衣。这反映了社会地位改变对其个人生活和依赖他人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3. **后四句:“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这部分聚焦在她与君王的互动中。宠幸使得她更加娇媚,而她的一切行为都被君王所宠爱,以至于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过去一同浣纱的同伴表示遗憾,无法与她们共享现在的荣耀和地位。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下,地位的上升导致与旧友之间的隔离。

4. **尾四句:“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最后四句是对未来的警示。诗人以“持谢邻家子”(向邻家的孩子传递信息)的形式,暗示了地位提升后的女子需要警惕模仿她的人。她教导邻家的孩子,模仿她求宠的方式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尊重,暗指了社会对女性地位变化的复杂看法和对真正的价值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李陵的故事,隐喻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女性角色、地位变迁的复杂态度。

《李陵咏(时年十九)》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李陵咏》虽然是以李陵为题,但实际上更像是通过对李陵的虚构故事,以寓言的方式探讨了社会地位、女性命运、以及人情世故的复杂性。诗中的故事背景虽然借用的是李陵的典故,但更侧重于对女性角色和其命运的深刻描绘。

首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点明了主题,即美女因其美丽而受到瞩目,如同西施一样,从隐匿于民间到成为皇家贵妇。通过“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的描绘,诗中的主角从普通女子转变为受到宠爱的妃子,形象地展示了美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

接着,“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强调了美女在未得宠之前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一旦得宠,则其珍贵性才被世人所认识到。这种描述反映了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地位和身份对个体价值的决定性影响。

“邀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则描绘了这位美女生活中的奢华和被照顾的一面。这些细节展示了女性角色在得到宠爱后,如何被周围人围绕,享受着精心的照料与服侍。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进一步表现了在权贵的宠爱下,女性往往会变得更加娇媚和依赖,而这种依赖往往使她们失去了独立判断和是非观念的能力。这也反映了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个体行为可能会受到权力和地位的显著影响。

最后,“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失去自由与平等的遗憾。而“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则以对比的方式,告诫后来者效仿美女之姿,但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女性在不同社会地位下的命运、人情世故以及社会评价的复杂性。它不仅赞美了女性的美丽,更揭示了在权力与地位的追逐中,个体价值的相对性和易逝性,以及这种追逐对个人精神和自由的潜在威胁。

王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