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hàng sì xián yǒng 。 cuī lù shì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hàn jiā lǐ jiāng jūn sān dài jiàng mén zi |
汉家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
jié fà yǒu qí cè shào nián chéng zhuàng shì |
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 |
cháng qū sāi shàng ér shēn rù chán yú lěi |
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 |
jīng qí liè xiāng xiàng xiāo gǔ bēi hé yǐ |
旌旗列相向 箫鼓悲何已 |
rì mù shā mò chuí zhàn shēng yān chén lǐ |
日暮沙漠陲 战声烟尘里 |
jiàng lìng jiāo lǔ miè qǐ dú míng wáng shì |
将令骄虏灭 岂独名王侍 |
jì shī dà jūn yuán suì yīng qióng lú chǐ |
既失大军援 遂婴穹庐耻 |
shào xiǎo méng hàn ēn hé kān zuò sī cǐ |
少小蒙汉恩 何堪坐思此 |
shēn zhōng yù yǒu bào tóu qū wèi néng sǐ |
深衷欲有报 投躯未能死 |
yǐn lǐng wàng zi qīng fēi jūn shuí xiāng lǐ |
引领望子卿 非君谁相理 |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济上四贤咏·崔录事》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主要赞美了崔录事及其他三位贤士的忠诚与英勇。以下是对每一部分的逐段解释:
###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解释**:提到汉朝的李将军,是出身将门的后裔,意味着他的家族在三代中都有杰出的军事贡献。
###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解释**:他自少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智谋和勇敢,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壮士。
###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解释**:他领军深入北方边疆,直抵敌方堡垒,显示了强大的军事行动力。
###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解释**:战士们列队前进,军乐悲壮,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悲壮。
###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解释**:日落时分,战事仍在沙漠边缘激烈进行,尘土飞扬,战争的声音充斥四周。
###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解释**:他的命令让敌人失去了骄傲,不仅为普通士兵树立了榜样,也为那些有名望的将领提供了服务。
###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解释**:当他失去了支援的大军时,军队遭到了敌方的羞辱,需要他来解决困境。
###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解释**:他从小就接受了国家的恩惠,无法忍受坐在一旁回忆过去的苦楚。
###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解释**:内心深处渴望为国家效力,但还未找到合适的方式以身许国。
###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解释**:他迫切地希望有人(子卿,可能是指另一位贤士或朝中重要人物)能协助处理国家的事务。
整首诗通过描绘崔录事的英勇事迹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对忠诚、勇气与国家责任的深刻颂扬。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济上四贤咏·崔录事》通过描绘一个历史时期的英雄形象,营造了一种悲壮而深情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公崔录事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及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君主的景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复杂而情感丰富的历史画卷,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战场上的血腥与残酷,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勇敢、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
### 抒情手法与象征意义
1.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汉家李将军”的英勇事迹与崔录事的遭遇形成对比,强调了崔录事在特定历史时期面对的困难与挑战。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凸显了主题——忠诚与牺牲。
2. **情感的深度**:通过对崔录事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如“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表现了他深埋于心底的报国之志与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深度不仅让人感受到人物的悲壮,也引发了读者对命运、忠诚与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3. **象征意义**:“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战场的壮烈景象,也象征了主人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对胜利的渴望。同时,通过“非君谁相理”的问句,也表达了对君主的深深依赖和期待,象征了忠臣对明君的期盼和依赖。
### 结论
王维的这首诗以其精妙的构思、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历史英雄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国家、忠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崔录事的故事,王维不仅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敬仰,也探讨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纪念,也是对人性深度与历史情怀的深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