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zi kān chán shī
燕子龛禅师
xī yú qī dùn rì zhī zi yān xiá lín |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
gòng xié sōng yè jiǔ jù cǎn zhú pí jīn |
共携松叶酒 俱篸竹皮巾 |
pān lín biàn yán dòng cǎi yào wú dōng chūn |
攀林遍岩洞 采药无冬春 |
miù yǐ dào mén zi zhēng wèi cān yù chén |
谬以道门子 征为骖御臣 |
cháng kǒng dān yè jiù xiān wǒ zǐ yáng bīn |
常恐丹液就 先我紫阳宾 |
yāo cù wàn tú jǐn āi shāng bǎi lǜ xīn |
夭促万涂尽 哀伤百虑新 |
jì jùn bù róng sú cái duō fǎn lèi zhēn |
迹峻不容俗 才多反累真 |
qì duì shuāng quán shuǐ hái shān wú zhǔ rén |
泣对双泉水 还山无主人 |
《燕子龛禅师》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这首诗《燕子龛禅师》,描绘了与燕子龛禅师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后来禅师离世的哀伤之情。下面是逐段解释:
### 1.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昔余栖遁日”指的是过去我隐居的日子。“之子烟霞邻”意味着这位禅师是我的山林、烟云的邻居,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默契。
### 2. 共携松叶酒, 俱篸竹皮巾,
“共携松叶酒”是说我们一同带着用松叶包裹的酒。“俱篸竹皮巾”则描述了我们都戴着用竹皮制作的头巾。这种细节描绘出二人在自然中生活、聚会的情景,充满了隐逸的氛围。
### 3. 攀林遍岩洞, 采药无冬春,
“攀林遍岩洞”说明他们游历了山林中的每一个角落。“采药无冬春”指四季交替之中他们始终在采集草药。这显示出他们生活的自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对自然疗法的重视。
### 4. 谬以道门子, 征为骖御臣,
“谬以道门子”指的是禅师可能是道家门徒。“征为骖御臣”则意味着他被征召为帝王的随从。这反映了禅师因某种原因被入世,为官或者参与世俗事务。
### 5. 常恐丹液就, 先我紫阳宾,
“常恐丹液就”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丹药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忧。“先我紫阳宾”可能是指担心自己未能得偿所愿,而禅师已先一步离世。这种忧虑暗示了他们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理解。
### 6. 夭促万涂尽, 哀伤百虑新,
“夭促万涂尽”暗示禅师的早逝,如同人生道路的短暂和终结。“哀伤百虑新”表达了作者因禅师离世而产生的深切哀痛和新一波的忧愁。
### 7. 迹峻不容俗, 才多反累真,
“迹峻不容俗”意味着禅师的高洁、独特难以被世俗理解。“才多反累真”可能是指他的才华和聪明反而成了他追求精神纯洁之路的负担。
### 8. 泣对双泉水, 还山无主人,
“泣对双泉水”是诗人面对泉水时的悲泣。“还山无主人”则表示禅师去世后,诗人的归隐之路也失去了精神的指引者。这两句表达了失去知音的孤独和对禅师离去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与禅师共度的回忆和对禅师离世后哀伤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对逝去朋友的无尽怀念。
《燕子龛禅师》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燕子龛禅师》是其晚期作品,通过诗人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其对过去与禅师友谊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的复杂性**:诗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谊的深厚感慨,同时还蕴含了对禅师去世的哀伤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2. **回顾与追忆**:“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将读者带入诗人与禅师共度的岁月,那时他们如同隐士一般,彼此为邻,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3. **共同的追求与生活**:“共携松叶酒,俱篸竹皮巾,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等描绘了他们共同的生活场景,从饮酒谈笑,到攀山越岭,采药求医,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他们的友谊与生活哲学。
4. **角色转换与内心矛盾**:“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描述了诗人与禅师角色的转换,以及诗人对自身未能坚守道门之学的矛盾与自责。这种内心冲突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5. **哀悼与释然**:“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早逝的哀痛,以及对自身在世俗与道心之间徘徊的释然。禅师的离去使得诗人认识到,真正的解脱和内心的纯净,不能仅仅依赖他人的引导,而是需要自我内心的寻求与发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王维对自己过往生活与哲学思考的深刻反思,通过与禅师的对比和自我审视,表达了对友谊、生活、自我与道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