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rán zuò liù shǒu
偶然作六首
qiū yuè lín gāo chéng chéng zhōng guǎn xián sī |
秋月临高城 城中管弦思 |
lí rén táng shàng chóu zhì zi jiē qián xì |
离人堂上愁 稚子阶前戏 |
chū mén fù yìng hù wàng wàng qīng sī qí |
出门复映户 望望青丝骑 |
xíng rén guò yù jǐn kuáng fū zhōng bù zhì |
行人过欲尽 狂夫终不至 |
zuǒ yòu jì wú yán xiāng kàn gòng chuí lèi |
左右寂无言 相看共垂泪 |
《偶然作六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偶然作六首》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夜城中普通人家的复杂情感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秋夜的明月照耀着高耸的城墙,城中传来了悠扬的管弦乐声,引发了一种思念的情感。这里的“管弦”指的可能是城中富有人家的宴饮聚会中所演奏的音乐,激发了诗人的思绪。
2. **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在某个家庭的厅堂上,有一个离家在外的亲人引起主人的愁思。在厅堂之外,幼小的孩子在台阶前嬉戏,无忧无虑,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主人的愁绪。
3. **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主人在门内望出去,看见一匹披着青色马鞍的马匹从门口经过。这个细节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期待或思念,青丝骑或许象征着远方来的人,或是一个特别的象征物。
4. **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来来往往的行人最终都离开了,但期盼的远方亲人(“狂夫”可能指狂放或匆忙的旅人)始终没有出现。这里表达了长时间的等待和失望。
5. **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四周寂静无声,家中的成员默默相对,共同流下了眼泪。这一场景描绘了在漫长等待之后,面对失望时的无助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在等待远方亲人归来时的复杂心情,从思念、希望到失望、痛苦,反映了普通人面对离别和等待时的情感体验。王维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情感细腻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偶然作六首》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偶然作六首》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一种既现实又抽象的情感体验。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描绘场景与情感**:
- **开头的秋月**:首句“秋月临高城”,以秋夜的明月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情感故事。秋月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着离别、思念和寂寞。
- **城中的管弦与堂上的离人**:通过“城中管弦思”与“离人堂上愁”这两句对比,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城中的热闹与堂上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稚子与阶前戏**:紧接着描绘孩子在阶前的嬉戏,这是一种看似与愁绪相左的活泼景象,可能代表着对生活困境中的一丝温暖和希望的寄托。
- **出门映户与青丝骑**:这句中的“映户”暗示人物行动的瞬间变化,而“青丝骑”则可能指代远行者,这里的远行者可能是主人公的思念对象,也可能是生活中追求的目标。
- **行人的过尽与狂夫终不至**:这句表现了期待与失望的交织,行人的过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落空,而“狂夫终不至”则直接表达了对某人(可能是指心上人或某种理想)的追求终未达成的痛苦。
- **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结尾以寂静和共同的泪水结束,表达了在经历了种种情感波动后,主人公与周围人之间理解和支持的体现,也暗示了最终只能通过泪水来释放情感的无奈。
2. **情感主题**:
- **离别与思念**:整首诗中贯穿着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的思念,从“离人堂上愁”到“狂夫终不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断裂与渴望团聚的强烈愿望。
- **时间与希望**:通过“出门复映户”、“行人的过尽”等描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消逝,体现了对时间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对永恒之爱的追求。
- **生活中的冲突与和谐**:在描绘孤独与痛苦的同时,通过“稚子阶前戏”等场景,展现了生活中虽有挑战,但仍存在的温馨与和谐。
3. **艺术特色**:
- **对比与映衬**: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如热闹与愁苦、希望与绝望、行动与静止等,增强了情感的张力和诗歌的表现力。
- **自然与情感的融合**:王维善于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合,通过秋月、管弦、稚子等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偶然作六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思念、时间、希望等人生议题时的复杂情感体验,既展示了个体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与无奈,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者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