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ū jià hái jiù yè biàn shǐ ( yī zuò lú xiàng shī )
休假还旧业便使(一作卢象诗)
gāo rén bù kě yǒu qīng lùn fù hé shēn |
高人不可有 清论复何深 |
yī jiàn rú jiù shí yī yán zhī dào xīn |
一见如旧识 一言知道心 |
míng shí dāng báo huàn jiě bì qù zhōng lín |
明时当薄宦 解薜去中林 |
fāng cǎo kōng yǐn chù bái yún yú gù cén |
芳草空隐处 白云馀故岑 |
hán hóu jiǔ xié shǒu hé yuè gòng yōu xún |
韩侯久携手 河岳共幽寻 |
chàng bié qiān yú lǐ lín táng míng sù qín |
怅别千馀里 临堂鸣素琴 |
《休假还旧业便使(一作卢象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休假还旧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通过对其逐句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境与情感。
1.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 这两句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高深言论的敬仰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这种品质和言论难以被普遍拥有,或者说难以在世俗中轻易获取。
2.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这两句描述了初次见面便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与共鸣,只言片语就能触及彼此的心灵深处。强调了真正意义上的知音难觅,一旦遇到则能深刻理解与连接。
3.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诗人选择辞去官职,回归自然。这里“薄宦”是指职务轻微,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芳草空隐处,白云馀故岑:** 描述了诗人回归山林后,看到的是一片绿草丛生的隐秘之地,远处白云缭绕,显得格外宁静和神秘。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向往的宁静与自由。
5.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 “韩侯”这里可能是对某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称谓,表明诗人与这位友人长期保持密切的联系,一同探索自然的奥秘。这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6. **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 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朋友离别后的惆怅之情,尽管距离遥远,但通过弹奏古琴来寄托思念与情感,琴声在空荡的厅堂中回响,仿佛能跨越千里的距离,传达诗人的心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休假还乡后与自然的亲近、与知音的相聚与离别,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深沉的追求与表达。
《休假还旧业便使(一作卢象诗)》古诗词赏析:
《休假还旧业便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王维以一种深远、高洁的文风,描述了他与高人志士的相会与离别,以及他重返旧业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的开篇和主题设定
首句“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直接点出了主题,即高洁之士的不可多得以及与他们深入的对话的珍贵。这里的“高人”不仅仅是身份上的高尚,更是指精神境界上的高远,与世俗的纷扰相对,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 人物情感的交织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这两句表现了作者与高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一次见面就仿佛相识已久,通过一言一行就能洞悉对方的心志,这种情感的深厚与共鸣,是超越言语的,是心灵层面的契合。
### 自我选择与放弃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描绘了诗人面对政治清明的时代,选择了退出官场,回到自然之中,去“隐处”与“故岑”。这体现了王维对官场复杂性的思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深思熟虑后的自我选择与放弃。
### 荒野与精神的寄托
“芳草空隐处,白云馀故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芳草、白云、故岑,都是自然界的元素,但在这里,它们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描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共同探索山河的幽深与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也是对心灵世界的共同追寻,体现了友谊的真挚与长久。
### 末尾的别离与怀念
“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以别离的怅然结束,虽是远别,但情感并未消散,反而通过琴声得以延续。素琴的鸣响,既是临别的纪念,也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综上所述,《休假还旧业便使》通过对高人之交、个人选择、自然景色和朋友情谊的描绘,展现了王维深邃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