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kū yīn yáo

哭殷遥

作者:王维 
liǎng mèi rì chéng zhǎng     shuāng huán jiāng jí rén
两妹日成长   双鬟将及人
yǐ néng chí bǎo sè     zì jiě yǎn luó jīn
已能持宝瑟   自解掩罗巾
niàn xī bié shí xiǎo     wèi zhī shū yǔ qīn
念昔别时小   未知疏与亲
jīn lái shǐ lí hèn     shì lèi fāng yīn qín
今来始离恨   拭泪方殷勤
xiǎo dì gèng hái yòu     guī lái bù xiāng shí
小弟更孩幼   归来不相识
tóng jū suī jiàn guàn     jiàn rén yóu wèi mì
同居虽渐惯   见人犹未觅
wǎn zuò yuè rén yǔ     shū gān shuǐ xiāng shí
宛作越人语   殊甘水乡食
bié cǐ zuì wéi nán     lèi jǐn yǒu yú yì
别此最为难   泪尽有馀忆

《哭殷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悼念友人殷遥而作。全诗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诗人与逝者生前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逝去后内心深深的怀念。以下是对每段诗句的逐段解释:

1.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诗人的两个妹妹日渐成长,两根发髻已接近成年女性的发式。

2.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妹妹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珍贵的瑟(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并学会自己掩面以示羞涩。

3.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回忆起当初离别时她们还年幼,对彼此的疏离和亲密还未有深刻的认识。

4.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现在才真正体会到离别的哀愁,泪眼婆娑,十分深情。

5.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诗人的小弟更加幼小,再回来时已经不认识他了,新生的稚童与年幼的自己相比仿佛隔世。

6.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虽然与他们同住,逐渐习惯了共同生活,但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却难以找到熟悉的感觉。

7.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小弟说话似乎模仿了越地(泛指江南)的方言,特别喜欢江南的水乡饮食,表达了对江南生活的适应和喜爱。

8.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与他们的离别是最难割舍的,即便泪已流尽,心中的怀念依然深深。

全诗通过描绘与逝者生前的相聚、离别以及逝去后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

《哭殷遥》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哭殷遥》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伤的悼念诗,通过对失去亲人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不可替代的纽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的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悼念,主要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述亲人从幼小成长、第一次离别、重逢时的陌生、以及最后离世的过程,细腻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亲情的变化以及无法承受的失去之痛。诗人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细腻,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当下分离的哀伤,以及对未来难以割舍的思念,情感层次丰富。

### 诗的结构与手法

1. **时间线的串联**:诗中通过描述从妹妹、弟弟的成长变化,到与亲人的重逢、分别,再到最后的离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这种时间线的串联,不仅让诗歌具有了连贯性和动态感,也深刻反映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情感的演变。

2. **细节描写**:作者在诗中对人物成长、活动、情感变化的细节描写,如妹妹能持宝瑟、自解罗巾,弟弟“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以及对家乡方言、食物的偏好等,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现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生活情境。

3. **对比与反差**:诗中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亲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最终离别的过程。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也突出了亲情的珍贵和失去的痛苦。

4. **情感的渐进与深化**:从诗的开头对妹妹成长的喜悦,到中期对初次离别的不解与思念,再到最后面对离世的无尽哀伤和回忆,诗人的情感表达逐渐深化,使读者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 结论

《哭殷遥》不仅是一首悼念之诗,更是对亲情、生命流逝以及人间情感深度的探讨。通过细腻的描写、情感的渐进以及时间线的串联,王维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普遍的人性情感相连接,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哀痛与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在表达深情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庭、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独特思考。

王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