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o jiàng xíng
老将行
cháng ān shào nián yóu xiá kè yè shàng shù lóu kàn tài bái |
长安少年游侠客 夜上戍楼看太白 |
lǒng tóu míng yuè jiǒng lín guān lǒng shàng xíng rén yè chuī dí |
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
guān xī lǎo jiàng bù shèng chóu zhù mǎ tīng zhī shuāng lèi liú |
关西老将不胜愁 驻马听之双泪流 |
shēn jīng dà xiǎo bǎi yú zhàn huī xià piān pí wàn hù hòu |
身经大小百馀战 麾下偏裨万户侯 |
sū wǔ cái wèi diǎn shǔ guó jié máo luò jǐn hǎi xī tóu |
苏武才为典属国 节旄落尽海西头 |
《老将行》古诗词释义: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它通过一个老将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忠诚、英雄壮志和功名的思考。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长安少年游侠客, 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 这一段描述了在长安城的青年游侠们,夜晚登上了边防的城楼,眺望着明亮的太白星,边防线上,月光洒在陇地,行人夜晚吹起笛子。
- 这里描绘的场景充满了孤独和寂静,太白星、月光和笛声,营造出一种幽远而哀愁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故事和人物设定提供了背景。
2. **关西老将不胜愁, 驻马听之双泪流。**
- 这两句转而聚焦于一个经历了无数战斗的老将。老将因无法与自己心中的愁绪对抗,停下马蹄,倾听夜里的笛声,泪流满面。
- 这表现出老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状况的无奈和哀伤。
3. **身经大小百馀战, 麾下偏裨万户侯。**
- 这两句话讲述老将的军旅生涯,他曾参与过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麾下的副将和低级军官都已经成为了封有万户侯的显赫人物。
- 这强调了老将的英勇与忠诚,同时也反映出军中生涯的残酷,以及个人与集体命运的鲜明对比。
4. **苏武才为典属国, 节旄落尽海西头。**
- 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苏武来作比。苏武在北海(今蒙古)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归,但他的旄节(象征忠诚和信仰的旗帜)已经落尽。
- 这里将老将比作苏武,意味着老将虽历经无数战斗,忠诚不渝,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得到相应的封赏或认可,命运如同落尽旄节的苏武,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描绘老将的一生,表达了对英雄暮年处境的同情和对忠诚与功名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老将行》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老将行》是一首深沉的咏史诗,通过对一位关西老将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功名与英雄的反思。诗作融抒情与叙事于一体,以老将的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
### 题目解析
标题“老将行”点明了诗的主角身份和主题,老将是诗中的核心人物,他的经历和情感成为了诗中探讨的焦点。通过他的故事,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也隐含了对人生、功名与时间的深刻洞察。
### 诗的结构与情感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长安少年夜登戍楼,遥望太白星,既有年轻侠客的豪情,又暗含对边关的警惕与渴望。接下来的两句,“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则将视角转向了边塞,明月、笛声、行人,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边关夜景,暗示了战争与离别的主题。
诗的第五至八句集中描述了关西老将的愁绪。老将身经百战,但战争并未带来荣耀与权力的积累,反而带来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落寞。诗人通过老将的听笛之泪,表达了对英雄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战争残酷本质的深刻反思。
### 结尾的意味深长
最后一节,“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与“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老将个人的际遇,后者则是苏武持节牧羊、最终成为典属国的典故。两者都强调了英雄末路的悲凉,但老将的结局却更加让人感慨。苏武的节旄落尽,象征着对理想与忠诚的坚守,而老将的命运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中英雄命运的无奈与悲剧性。
### 总结
《老将行》通过老将的经历,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渺小。诗作不仅仅是一首对老将的哀歌,更是一曲对人生无常、战争残酷与英雄理想破灭的悲叹。王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史与人性的深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