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cuī wǔ tài shǒu
送崔五太守
bù zhú chéng dōng yóu xiá ér yǐn náng shā mào zuò dàn qí |
不逐城东游侠儿 隐囊纱帽坐弹棋 |
shǔ zhōng fū zǐ shí kāi guà luò xià shū shēng jiě yǒng shī |
蜀中夫子时开卦 洛下书生解咏诗 |
yào lán huā jìng héng mén lǐ shí fù jù wú liáo yǐn jǐ |
药阑花径衡门里 时复据梧聊隐几 |
píng fēng wù diǎn huò sūn láng tuán shàn cǎo shū qīng nèi shǐ |
屏风误点惑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
gù yuán gāo zhěn dù sān chūn yǒng rì chuí wéi jué sì lín |
故园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绝四邻 |
zì xiǎng cài yōng jīn yǐ lǎo gèng jiāng shū jí yǔ hé rén |
自想蔡邕今已老 更将书籍与何人 |
《送崔五太守》古诗词释义:
王维所作的《送崔五太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崔五太守的深厚情谊,通过描绘崔五太守生活的高雅情趣和脱俗风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理想。下面,逐段解释此诗的意思:
1. **不逐城东游侠儿**:诗开篇点出崔五太守不同于城东那些追求权势、以行侠仗义为乐的世俗之人。暗示崔五太守拥有与众不同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2. **隐囊纱帽坐弹棋**:进一步描绘崔五太守的生活状态,他身穿轻盈的纱帽,慵懒地坐着,手中拿着棋子,似乎在享受清闲的时光。这里的“隐囊”暗指他的生活态度并不追求显赫,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3.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这两句描绘崔五太守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蜀中是古代蜀国的代称,指代他的学问深入蜀地学者,洛下则是洛阳的代称,表示他了解并能吟咏洛阳诗人之诗。整体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与欣赏。
4.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此处描述崔五太守的生活环境与活动。药阑、花径、衡门(寻常人家的门)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据梧(靠着梧桐树)隐几(依靠着桌子)则表现了他的闲适自在,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这两句既赞美了崔五太守的书法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古代人物的崇敬。屏风误点指的是屏风上由于错误的墨点而形成了某种独特的美感,暗示了意外的美;孙郎可能指的是孙吴时代的书法家孙皓,用“惑”字表达对这种意外之美的欣赏。团扇草书指的是以草书书写在扇面上,既体现了书法的自由与奔放,也轻盈雅致,似内史(古代掌管文书的官员)所为,表现出崔五太守的艺术造诣和高雅品味。
6.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这两句描绘了崔五太守在故园中高枕无忧地度过春日,他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孤独。永日垂帷意味着他在房中长时间独处,四邻绝不仅表现了他的孤独,也暗示了他的隐居生活和对外界的隔绝。
7. **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崔五太守的感慨。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诗人将自己与崔五太守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崔五太守年长且知识渊博的尊敬。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对崔五太守未来谁能继续与之分享知识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崔五太守的高雅生活和深邃思想,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送崔五太守》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送崔五太守》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崔五太守为官处世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作者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前言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其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此诗虽然是送别之作,但更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物的塑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诗文解析
1. **首联“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表达了崔五太守不同于世俗的高洁形象。他不与追逐名利的游侠儿为伍,而是以隐士的姿态自处,以弹棋来寄托闲情逸致,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2. **颔联“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通过“蜀中夫子”和“洛下书生”的形象,强调了崔五太守既有文人的雅趣,又有学者的深思。开卦和咏诗,既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又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3. **颈联“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人雅趣的画面。药阑花径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梧树和隐几则寓意着闲适的生活态度,屏风的误点和团扇的草书,都暗示了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智慧与幽默。
4. **尾联“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表达了对崔五太守隐居生活的赞美与羡慕。他可以在故园高枕无忧地度日,与书籍为伴,享受宁静的春天。然而,这样的生活,也让作者思考起历史上像蔡邕这样才华横溢的文人,如今是否还有人能够与之交流和分享。
### 总结
《送崔五太守》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它还蕴含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自然与文化融合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通过描绘崔五太守的形象,王维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寻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