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tiān zhǎng jié cì zǎi chén gē yìng zhì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jiāng zhì jiǔ sī bēi wēng |
将置酒 思悲翁 |
shǐ jūn qù chū chéng dōng |
使君去 出城东 |
mài jiàn jiàn zhì zi bān |
麦渐渐 雉子斑 |
huái yīn yīn dào tóng guān |
槐阴阴 到潼关 |
qí lián lián chē chí chí |
骑连连 车迟迟 |
xīn zhōng bēi sòng yòu yuǎn |
心中悲 宋又远 |
zhōu jiān zhī nán huái yí |
周间之 南淮夷 |
dōng qí ér suì suì zhī liàn yǔ sù sī |
东齐儿 碎碎织练与素丝 |
yóu rén jiǎ kè xìn nán chí wǔ gǔ qián shú fāng kě wèi |
游人贾客信难持 五谷前熟方可为 |
xià chē bì hé jūn dāng sī tiān zi dāng diàn yǎn yī shang |
下车闭合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 |
dà guān shàng shí chén yǔ shāng tóng tíng sàn shòu chuí míng dāng |
大官尚食陈羽觞 彤庭散绶垂鸣珰 |
huáng zhǐ zhào shū chū dōng xiāng qīng wán dié qǐ làn shēng guāng |
黄纸诏书出东厢 轻纨叠绮烂生光 |
zōng shì zǐ dì jūn zuì xián fēn yōu dāng wèi bǎi pì xiān |
宗室子弟君最贤 分忧当为百辟先 |
bù yī yī yán xiāng wèi sǐ hé kuàng shèng zhǔ ēn rú tiān |
布衣一言相为死 何况圣主恩如天 |
luán shēng huì huì lǔ hóu qí míng nián shàng jì cháo jīng shī |
鸾声哕哕鲁侯旗 明年上计朝京师 |
xū yì jīn rì dòu jiǔ bié shèn wù fù guì wàng wǒ wèi |
须忆今日斗酒别 慎勿富贵忘我为 |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这首诗《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是一首用于庆祝天长节的诗作。全诗以宴会为背景,以“思悲翁”的情感为线索,描绘了宴饮场景、行进过程中的风景、官员的仪态与朝廷的仪礼,以及对臣子忠诚与天子恩德的颂扬。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将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东**:宴会即将开始,使君(这里泛指官员)离城前往东边,寓意着官员出使或赴任的离别时刻。
2. **麦渐渐,雉子斑,槐阴阴,到潼关**:描绘了沿途的风景,麦田渐渐成熟,野鸡(雉)点缀其间,槐树成荫,景象壮丽。到达潼关,暗示旅程的继续与路程的遥远。
3. **骑连连,车迟迟,心中悲,宋又远,周间之**:骑马与驾车的人们接连不断,队伍行进缓慢。心中感到悲伤,因为离目的地更远了。提到宋、周,可能是借古喻今,象征路程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
4. **南淮夷,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这里的“南淮夷”、“东齐儿”指南方和东方的人民,用以描绘沿途的风土人情。碎碎织练与素丝代表了地方特产,强调了国家的富饶。
5. **游人贾客信难持,五谷前熟方可为**:旅行的游客和商人难以携带大量货物,只有当五谷成熟,商品丰富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强调了国家物资的重要性。
6. **下车闭合君当思,天子当殿俨衣裳**:官员下车后,应当考虑国家大事,而天子在宫殿中身着庄严的服饰,彰显君主的威严。
7. **大官尚食陈羽觞,彤庭散绶垂鸣珰**:朝廷高级官员与天子宴饮,摆设了酒杯(羽觞),在红色的宫廷里,官员佩戴着垂下的玉佩,显示了礼仪的庄重与富贵。
8. **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朝廷发布诏书,强调国家的政策与教化,宫中布满了华丽的丝绸,光彩夺目。
9.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提到皇族子弟中,官员是最贤能的,应当先为国家分忧解难,表现出对官员责任的期许。
10.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即使是平民百姓,一句话也愿意为国家牺牲,更何况是对圣主(即天子)的恩德,比天还大,表现了对天子的敬仰与忠诚。
11. **鸾声哕哕鲁侯旗,明年上计朝京师**:鸾鸟的叫声和鲁侯的旗帜象征着礼仪与尊贵,官员们将在明年前往京城,参加考核。
12.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提醒官员们记住今天的离别,不要因为富贵而忘记了今天的誓言和责任,体现了对忠诚和责任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盛大、旅途的壮丽、朝廷的庄严,以及对官员忠诚与天子恩德的颂扬,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期许。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古诗词赏析: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天长节期间朝廷赐予宰臣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时局、政治人物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几个重要特点及赏析:
1. **历史背景与节日气氛**:诗的开头“将置酒”、“天长节”等词,提示了这首诗是在庆祝天长节的背景下创作的。天长节是中国古代一种节令,时间上可能对应到了元宵节或春节,是庆祝国泰民安、祈求长治久安的日子。节日的气氛在诗中通过置酒、赐宴等场景得以体现,渲染出喜庆的氛围。
2. **人物与情感**:诗中提到了“思悲翁”、“使君去”等,反映出诗人对离别、老年的感慨,以及对忠臣良将离开朝廷的不舍。通过“心中悲”、“宋又远”等词句,表达了对远方的担忧和对时局变化的无奈。这些情感的细腻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
3. **自然景象与地方特色**:“麦渐渐,雉子斑,槐阴阴,到潼关,骑连连,车迟迟”等描述,是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将自然景色与历史地点(如潼关)融合,不仅美化了环境,也隐含了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
4. **政治寓意与礼乐文明**:诗中多次提到“大官尚食陈羽觞”、“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等场景,这些都是古代朝廷礼仪的一部分,展现了权力与秩序,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权力架构和礼乐文明的重要性。
5. **对人物的颂扬与期望**:“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表达了对宰臣的高评价和期望,认为宰臣应当是天子身边的贤臣,分担国家的忧患,为百官之首。这种对人物的赞美和寄予的厚望,反映了唐代重视人才、重视政治领袖的传统价值观。
综上所述,《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不仅是一首对节日的庆祝之诗,更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对历史、政治、自然、人物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表达,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