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fāng chéng wéi míng fǔ
送方城韦明府
tiān guān dòng jiāng xīng hàn shàng liǔ tiáo qīng |
天官动将星 汉上柳条青 |
wàn lǐ míng diāo dòu sān jūn chū jǐng xíng |
万里鸣刁斗 三军出井陉 |
wàng shēn cí fèng quē bào guó qǔ lóng tíng |
忘身辞凤阙 报国取龙庭 |
qǐ xué shū shēng bèi chuāng jiān lǎo yī jīng |
岂学书生辈 窗间老一经 |
《送方城韦明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方城韦明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韦明府出征远赴边疆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利益的深刻关怀。诗中巧妙地融合了送别之情和壮志豪情,通过描绘友人韦明府出征前的场景和对其壮志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志向的钦佩和对国家安全的忧思。
1.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开篇两句运用了天文学的意象,“天官动将星”形象地描述了将星在天空中移动,预示着将有将领出征。“汉上柳条青”则描绘了送别场景,柳树正值春天,柳条翠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离别之感。这两句不仅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预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征途。
2.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韦明府即将启程的盛大场景。古代军队出征时,夜晚会用“刁斗”(一种铜制的饭锅,形似斗)发出声响以驱赶野兽、警戒敌情。这里用“万里”来形容征途的遥远和艰难,而“三军出井陉”则指出了友人出征的具体地点,井陉是古代通往北方的要道,暗示了友人即将面对的艰难险阻。
3.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这两句表达了友人韦明府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勇往直前的决心。“凤阙”代指朝廷,“龙庭”则是北方的象征,意指友人韦明府将前往北方作战,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尊严。这两句展现了友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4.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最后两句是对友人韦明府与那些只在书斋中度过一生的书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勇于肩负重任、为国效力的崇高敬意。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志向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文武两途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韦明府出征远赴边疆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关怀和对友人壮志豪情的赞美。
《送方城韦明府》古诗词赏析:
《送方城韦明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豪情壮志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韦明府即将踏上军事征途的深切关怀与壮志豪情。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边塞战争的深刻理解。
### 首句“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以浪漫的天象比喻韦明府即将出征的将星动,预示着即将踏上征程,而汉上柳条青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暗示着离别虽伤感,但春天般的希望与新生伴随在前行的道路中。
###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中的“万里”展现了征途的辽阔,“刁斗”是古代行军时使用的铜制打火工具,这里借指军中生活,暗示出征的艰难与艰苦。而“三军出井陉”则指韦明府所在的军队即将通过井陉这一军事要塞,启程前往前线,透露出征战的紧张与迫切。
###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象征朝廷的权力中心,“龙庭”则是北方的军事重地,与匈奴的聚居地相对应。这两句表达了韦明府忠心报国的决心和牺牲精神,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前线,他都将尽心尽力,只为国家的安宁与和平。
###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则是对韦明府的反问与激励,表达了对那些只知埋头读书、安于书斋的书生的不屑,反衬出韦明府勇敢赴前线、为国效命的高尚情怀和勇敢精神。这句也反映了王维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与对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不同出路的思考。
### 整首诗以壮丽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交织,不仅展现了边塞战争的严峻与壮烈,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通过对韦明府这一形象的塑造,王维不仅传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英雄主义的普遍追求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高度关切。
这首诗的赏析,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在体会诗人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深层情感与价值观念。王维以诗笔抒写豪情,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情,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