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cuī fù mǎ shān chí
过崔驸马山池
shì shàng jiē rú mèng kuáng lái zhǐ zì gē |
世上皆如梦 狂来止自歌 |
wèn nián sōng shù lǎo yǒu dì zhú lín duō |
问年松树老 有地竹林多 |
yào qiàn hán kāng mài mén róng shàng zi guò |
药倩韩康卖 门容尚子过 |
fān xián zhěn xí shàng wú nà bái yún hé |
翻嫌枕席上 无那白云何 |
《过崔驸马山池》古诗词释义:
这首《过崔驸马山池》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世上皆如梦, 狂来止自歌,**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看法,认为人世间的种种都如同梦境,充满了不确定和虚幻。在极度兴奋或狂热的时候,只能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问年松树老, 有地竹林多,**
诗人询问松树的年龄,感叹松树的古老,同时也描述了这个地方生长着茂盛的竹林。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体现了一种对岁月流逝和自然美的感慨。
3. **药倩韩康卖, 门容尚子过,**
这句诗提到的是《韩康卖药》的故事。韩康是传说中一位精通草药的高人,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来暗示崔驸马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可以提供治疗之需。同时,“门容尚子过”也意味着这位崔驸马的宅邸门庭若市,接待了众多的访客。
4. **翻嫌枕席上, 无那白云何,**
这句话的含义较为深邃,可以理解为诗人感慨于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或许有些许不满。同时,“无那白云何”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白云在这里象征着高远、自由和不被束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既是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也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王维诗中常见的道家哲学思想。
《过崔驸马山池》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过崔驸马山池》是唐代诗人笔下的一篇佳作,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首句“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以“梦”来喻指尘世的虚幻与无常,表明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淡泊和超脱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率性而为、随性而歌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狂”不仅指狂放不羁,也包含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紧接着的“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借问松树之年、竹林之广,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里的“老”与“多”并非简单的时间与数量的对比,而是寄寓了对生命长河的感慨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韩康卖药喻指生活中的忙碌与追求,而“尚子”则代表了作者对友谊与志同道合者的珍视,表明了作者愿意共享自然、超脱尘世的生活追求。
最后的“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则将主题深化。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宁静的山林中,即使是枕着白云、席地而眠的自然环境,也不免流露出对更广阔天地、更自由生活的渴望。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心灵归宿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束缚与困扰的不满。
整体来看,王维的《过崔驸马山池》以山川风物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时间、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超脱尘世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