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chūn yán shǎo yǐn yǔ zhū gōng jiàn guò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shā mào wū pí jǐ xián jū lǎn fù shī |
纱帽乌皮几 闲居懒赋诗 |
mén kàn wǔ liǔ shí nián suàn liù shēn zhī |
门看五柳识 年算六身知 |
líng shòu jūn wáng cì diāo hú dì zǐ chuī |
灵寿君王赐 雕胡弟子炊 |
kōng láo jiǔ shí zhuàn chí dǐ jiě rén yí |
空劳酒食馔 持底解人颐 |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这首诗《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是一首表达情感与友谊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晚春时节与友人的相聚,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我们分段解释每句话的意思:
1. **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纱帽和乌皮几,这里以衣物和家具象征生活中的小物,表明诗人过着一种简朴、闲适的生活。而“懒赋诗”则直接表达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疏懒态度,可能是他对诗歌创作感到疲惫,或是对当时世事感到不满,不想过多地抒发个人情感。
2.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门前种着五柳树,这是用典,暗指门前的景色让人想起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表达了诗人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以及对闲适、自然的追求。第二句“年算六身知”可能是指诗人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年岁已高,或许在暗示自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3. **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灵寿,古代一种高大的树,其木轻而坚韧,古人常用以制作手杖。这里的“灵寿”可能是借指君王的赐物,暗示皇帝的恩赐。而“雕胡”,指一种稻米,用于形容大米的一种珍贵品种。下句“弟子炊”则是指年轻人做饭,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在准备食物,形象地描绘了这次聚会的温馨场景。
4. **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最后两句表达的是对聚餐的感慨。虽然主人准备了丰盛的酒食,但或许并不能真正慰藉朋友的心灵。此处“解人颐”可能意指解除别人的烦恼或忧愁,但面对老年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酒食并不能完全解决。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龄增长、时光流逝的感慨。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古诗词赏析: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王维在晚年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开篇描绘出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纱帽和乌皮几是传统文人的衣着与居所的象征,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隐逸自在的生活氛围。懒赋诗,说明诗人的生活并不依赖诗歌创作来填充,而是享受于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之中。
2. **颔联:“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这两句通过“五柳”和“六身”这两个典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的感知和融入。五柳是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六身”,此处用的较为抽象,或许暗含《周易》中“六爻”之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以及对岁月静好的感慨。
3. **颈联:“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这里通过“灵寿”(古代一种象征长寿的杖),展现了诗人对帝王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能象征着年老而渴望长寿的心态。而“雕胡”指的是一种植物,其米称为“雕胡米”,这里可能是友人或者诗人的弟子亲手为诗人准备的食物,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4. **尾联:“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设下丰盛的酒食,也似乎无法完全满足人内心的快乐。这里的“解人颐”用典,指解开心中的忧虑或愁绪,王维通过这句话表达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但同时也意识到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完全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历史的感知、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同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既体现了王维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也蕴含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