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nán bié yè ( yī zuò chū zhì shān zhōng , yī zuò rù shān jì chéng zhōng gù rén )
终南别业(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
kōng shān xīn yǔ hòu tiān qì wǎn lái qiū |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
míng yuè sōng jiān zhào qīng quán shí shàng liú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zhú xuān guī huàn nǚ lián dòng xià yú zhōu |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
suí yì chūn fāng xiē wáng sūn zì kě liú |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
《终南别业(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这首诗《终南别业》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山中景色,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接下来逐段解释诗中每一句的含义: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这句诗描述的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山间充满了清新的空气。这里的“空山”既是对山的形容,也暗含了内心的宁静与空灵。“新雨”说明刚刚下过雨,空气中充满了雨水带来的清新感。“晚来秋”则指时值深秋,傍晚的秋意渐浓。整体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自然环境。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明月松间照”描述了一轮明月在松树之间照亮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感觉。月亮与松树的结合,增添了自然界的诗意。
- “清泉石上流”则是对山间清澈小溪的描绘,溪水潺潺流过岩石,这种动态的水声与静态的月光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竹喧归浣女”描述了山间竹林中,一些洗衣的女子在傍晚时分归来的情景,她们的笑声和动作给原本宁静的山林带来了生动和活力。
- “莲动下渔舟”则是指在荷花盛开的湖面,渔民们在日落时分划着小船离去,荷花的波动伴随着渔民的船影,展现了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
4.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随意春芳歇”意味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在经历了时间的更迭后终将逝去。这里的“春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的花朵、鸟鸣还是人们的活动,都有其生命周期。
- “王孙自可留”是借用《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暗示即使春去花落,这里的山中景致依然令人流连忘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林间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体现了王维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终南别业(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终南别业》(一作《初至山中》或《入山寄城中故人》)展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高远志趣和内心的宁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风格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王维善于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和谐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超脱。
### 开篇与意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开篇两句,以雨后的空山和晚秋的天气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这里的“空山”不仅指的是自然之山,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空灵与宁静。
### 中间四句
接下来的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月光透过松林,清泉在石上潺潺流淌,竹林中传来洗衣女的欢声笑语,莲花随风轻摆,渔舟顺流而下。这四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之美。
### 后两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两句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在春花凋零之后,诗人依然可以选择留在山中,这是因为山中的一片宁静与和谐已经深深吸引了他,使之愿意放弃尘世的繁华与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总体风格与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超然情怀。王维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首表达诗人超凡脱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