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ūn xiù cái (《 jì shì 》 zuò wáng jìn shī )
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
shù dài jiāng zhāo rì míng huán yìng yǒu chén |
束带将朝日 鸣环映牖辰 |
néng lìng jiàn míng zhǔ xiāng quàn shí xián rén |
能令谏明主 相劝识贤人 |
yí guà kōng liú bì huí wén rì fù chén |
遗挂空留壁 回文日复尘 |
jīn cán jiāng huà liǔ hé chǔ gèng zhī chūn |
金蚕将画柳 何处更知春 |
nǚ shǐ bēi tóng guǎn fū rén bà jǐn xuān |
女史悲彤管 夫人罢锦轩 |
bo yíng zhàn èr shì xíng kū dù qiān mén |
卜茔占二室 行哭度千门 |
qiū rì guāng néng dàn hán chuān bō zì fān |
秋日光能淡 寒川波自翻 |
yī zhāo chéng wàn gǔ sōng bǎi àn píng yuán |
一朝成万古 松柏暗平原 |
《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送孙秀才》这首诗描绘的是送别友人的场景,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着深意,下面逐句解释:
1. **束带将朝日, 鸣环映牖辰,**:这句话描述了友人即将离开,准备赴朝的情景。"束带"表示整理衣着,准备出门,"将朝日"则暗示了友人将去朝廷或官场发展。"鸣环"则是行走在路上时,配饰碰撞发出的声音,映衬出友人离别时的氛围。"映牖辰"则是说友人的身影映在窗户上,光线的使用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寂静感。
2. **能令谏明主, 相劝识贤人,**:这是对友人的期许和赞美,认为他能够进谏君主,倡导正确的事物;同时也能识别贤能之人,共同推动正义与进步。这里的“谏”即为劝谏,希望友人在新的环境里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3. **遗挂空留壁, 回文日复尘,**:这句话通过描述友人挂起的衣物和装饰在离开后变得空荡和蒙尘,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开后留下的空白感。
4. **金蚕将画柳, 何处更知春,**:以“金蚕”和“画柳”描绘友人离开后,身边的美好事物依旧存在,但少了陪伴和欣赏的人。"金蚕"可能象征着友人离开后留下的美好事物,而“画柳”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但这里感叹的是春天依旧,却已无人共赏。
5. **女史悲彤管, 夫人罢锦轩,**:这是对友人离开后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描述。"女史"可能指古代为皇后撰述记事的女性官员,"彤管"是一种笔,这里比喻对友人的思念和哀愁;"夫人"泛指女性,"锦轩"代表富丽堂皇的居所。整句意在表达友人离开后,女性世界中的哀伤和失去光彩。
6. **卜茔占二室, 行哭度千门,**:"卜茔"指的是选择墓地,"二室"可能指的是逝者和生者,这里表达对友人最终归宿的哀悼;"行哭"即为边走边哭,"度千门"则表达了行进过程中哀伤的持续。整句描绘了友人离世后,生者在悼念中的深深哀痛。
7. **秋日光能淡, 寒川波自翻,**: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淡然。"秋日光"的柔和和"寒川波"的波动,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哀伤逐渐淡去,但对友人的怀念依旧。
8. **一朝成万古, 松柏暗平原,**:这句话以时间的永恒和自然的不变,暗示了友人的离去如同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松柏暗平原"则象征着友人虽已离去,但其留下的精神和影响如同松柏般在世间长久存在,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间、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看似写给孙秀才的离别之情,实则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全诗由多个意象和情感交织,营造出一幅充满哀愁与哲思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人生的感慨。
### 首联:“束带将朝日, 鸣环映牖辰。”
开篇即以“朝日”和“牖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孙秀才准备赴朝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与期待。这里的“束带”、“鸣环”不仅仅是对友人装束的描述,更暗示了他将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 颔联:“能令谏明主, 相劝识贤人。”
这两句提到友人可能被赋予的谏言重任和识人能力,暗含对友人智慧与道德品质的赞许,同时表达了对友人能在君主面前进谏、识别贤能的期待。这一联也预示了孙秀才在政治或道德领域的重要性。
### 颈联:“遗挂空留壁, 回文日复尘。”
这两句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留下的痕迹。挂于墙壁的遗物空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回文诗句的灰尘则反映了岁月的消磨。这不仅是对友人即将别离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人物虽逝却留名的反思。
### 颔联:“金蚕将画柳, 何处更知春。”
这联诗中,“金蚕”可能象征着孙秀才如金子般珍贵的品质,而“画柳”则可能是对春天的描绘,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这联诗表达了对友人在即将告别之际,所带去的希望与美好。
### 尾联:“女史悲彤管, 夫人罢锦轩。”
“女史”与“夫人”分别代表了记录历史和治理国家的角色。这里通过“彤管”(古代女史所用之笔)与“锦轩”(比喻华丽的官府)的落寞,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
### 全诗主题:
整首诗以送别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历史、人生、责任、友情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王维展现了对个体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