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rú yù hú bīng ( jīng zhào fǔ shì , shí nián shí jiǔ )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jì xiǎo tóu bā xiá yú chūn yì dì jīng |
际晓投巴峡 馀春忆帝京 |
qíng jiāng yī nǚ huàn zhāo rì zhòng jī míng |
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 |
shuǐ guó zhōu zhōng shì shān qiáo shù miǎo xíng |
水国舟中市 山桥树杪行 |
dēng gāo wàn jǐng chū tiào jiǒng èr liú míng |
登高万井出 眺迥二流明 |
rén zuò shū fāng yǔ yīng wèi gù guó shēng |
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 |
lài duō shān shuǐ qù shāo jiě bié lí qíng |
赖多山水趣 稍解别离情 |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古诗词释义:
1."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这两句意思是说,到了清晨,作者来到了巴峡,心中还回忆着京城的春天。这里的“巴峡”特指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巴峡,而“帝京”则特指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古代的首都。
2."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在晴朗的江边,有一位女子正在浣洗,朝日初升,鸡鸣声一片。这里用“晴江”、“浣”、“朝日”和“鸡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早晨画面。
3."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这一句转而描绘水乡的集市和山中的桥路。在水乡,人们在舟中进行交易;而山间的桥路则在树梢之上,表现了不同地形下的独特生活方式。
4."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这两句意思是登上高处,可以看见成千上万的村落(“万井”是古代的计量单位,指村落),远处的河流明亮清澈,视野开阔。
5."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这两句描绘了异地与故乡的对比。人们说着异乡的方言,而黄莺则唱着故乡的歌曲。这一对比强调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异乡,但得益于大自然的山水之趣,逐渐缓解了离乡的忧愁之情。这里的“山水趣”可以指山水带来的乐趣和美的感受,帮助人忘却或减轻离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慰藉。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清如玉壶冰》表达了诗人在巴峡中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其对家乡的深情回忆,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微妙情感波动。
### 诗意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描绘了诗人早起时分投入巴峡的情景,与京城(可能指长安)的春色相对,表达了他对京城的深切怀念。这里的“际晓”和“馀春”都渲染了一种时空转换的意境,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则通过具体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江面、在江边浣衣的女子,以及朝日初升时的鸡鸣声,展现了巴峡早晨的宁静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新鲜体验。
###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描述了水乡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水国(指水乡)中市集的繁忙与山桥(位于树梢间的桥)上的行走,展现了王维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异乡生活的适应与观察。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万井(千家万户)的景象和远处二流(可能指两条河流)的明亮,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语言与情感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这一联,用“殊方语”(异乡方言)和“故国声”(故乡鸟鸣声)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情感的波动。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则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异乡,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山水之趣的发现,能够稍微缓解思乡之情,展现出王维在艺术和自然中找到情感寄托的能力。
###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王维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微妙情感体验。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也是一幅展现王维艺术才华和情感世界的生动画卷。通过王维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情感寄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