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xī wán yuè ( yī zuò wáng chāng líng shī )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liáo kuò liáng tiān jìng jīng míng bái rì qiū |
寥廓凉天静 晶明白日秋 |
yuán guāng hán wàn xiàng suì yǐng rù xián liú |
圆光含万象 碎影入闲流 |
jiǒng yǔ qīng míng hé yáo tóng jiāng diān fú |
迥与青冥合 遥同江甸浮 |
zhòu yīn shū zhòng mù xié yǐng xià wēi lóu |
昼阴殊众木 斜影下危楼 |
sòng yù dēng gāo yuàn zhāng héng wàng yuǎn chóu |
宋玉登高怨 张衡望远愁 |
yú huī rú kě tuō yún lù qǐ yōu yōu |
馀辉如可托 云路岂悠悠 |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月亮在东溪边的美丽景象以及它引发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下面逐句解析:
1.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寥廓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凉爽的秋风中,晶莹的阳光仿佛给秋季增添了一份明净和清凉。
2.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圆圆的月亮含括了整个世界,它的光芒洒在安静的水流中,形成破碎而美丽的光影,与流水的悠闲相映成趣。
3.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月亮的光辉与广阔的天空相融合,远处仿佛与江边的田野一同漂浮,展现出一种超脱自然的美妙景象。
4.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在白天的阴暗中,月亮似乎比其他树木更显独特,它的斜影静静地落在高楼之上,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光影效果。
5.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这里借用古代文人宋玉和张衡的故事,表达了在月光下产生的情感,如同宋玉登高时的哀怨,张衡远望时的忧愁,引申为诗人对月光的深刻情感体验。
6.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月光的余晖仿佛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而通往高远天空的道路虽然遥远,但在诗人的心中并不遥远,暗示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在东溪的描绘,以及古代文人情感的引用,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现实、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体现了王维诗中常常流露出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想。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古诗词赏析:
《东溪玩月》是王维的一首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月夜图景,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
首句“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开篇即以“寥廓”形容天空的辽远与宁静,以“凉”字点明秋日特有的凉爽之感。接着以“晶白”描绘日光的纯净与透明,暗示了月夜背景的清冷与纯净,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深秋夜晚的静谧氛围。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描述了月光的圆满与充满生机,它包含了天地间的一切,无论是大是小,都沐浴在这份光辉之中。而“碎影入闲流”则将月亮的光芒融入流水之中,形成细腻而流动的画面,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与天地自然的融合,同时也将这种融合的景象与江边的广阔地带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辽阔而深远。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对比白天的阴云与夜晚的月光,通过“殊众木”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强调了月光的特别之处,其斜斜的光影投射在危楼之上,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略带凄美的意境。
接下来的“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借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宋玉与张衡在文学作品中常与忧愁、思念的主题相关联,诗人通过这些典故,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远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忧愁。
最后的“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诗人从月光的余辉中感受到了一种托付,似乎月光能够承载他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即便是远在云路之上,这份情感也不会被阻隔。整首诗以月夜的美景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情感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东溪玩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现了月夜的美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