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ng shào fǔ biǎn chēn zhōu
送杨少府贬郴州
xiān guān yù wǎng jiǔ lóng tán máo jié zhū fān yǐ shí kān |
仙官欲往九龙潭 旄节朱幡倚石龛 |
shān yā tiān zhōng bàn tiān shàng dòng chuān jiāng dǐ chū jiāng nán |
山压天中半天上 洞穿江底出江南 |
pù bù shān sōng cháng dài yǔ xī yáng cāng cuì hū chéng lán |
瀑布杉松常带雨 夕阳苍翠忽成岚 |
jiè wèn yíng lái shuāng bái hè yǐ céng héng yuè sòng sū dān |
借问迎来双白鹤 已曾衡岳送苏耽 |
《送杨少府贬郴州》古诗词释义:
###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词逐句解释
1.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仙官,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或有特殊道行的人。九龙潭,可能是个幻想中的神秘湖泊,隐藏在深山之中。旄节(máo jié)和朱幡(zhū fān)分别是古代朝廷赐予高级官员的符节和旗帜,这里用以象征仙官的身份和地位。倚石龛,说明这个场景不仅自然壮观,还有着神秘的宗教氛围,仙官正欲前往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这两句描述了山川地貌的雄奇壮丽。山压天中半天上,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山的高耸,似乎直抵半空,遮住了天空的一部分。洞穿江底出江南,则描绘了一条天然形成的洞穴或峡谷,它从江底一直延伸到江南,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惊人之处。
3.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瀑布杉松常带雨,意味着这里常年有瀑布飞溅,周围的杉树和松树上总是挂着细雨的水珠,充满了清新和湿润的自然气息。夕阳苍翠忽成岚,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山色变得更加苍翠欲滴,空气中忽然弥漫起一层薄雾(岚),使得景色更加朦胧而神秘。
4.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杨少府的惜别之情。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传说中,白鹤常被用来象征仙人或仙界的使者。苏耽是东汉末年的神仙,据说是乘着白鹤到衡山(湖南的一个山名)成为仙人。王维通过询问是否又有双白鹤前来迎接杨少府,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前路的隐忧,同时也借这个典故寄托了对友人未来能像苏耽一样获得超凡脱俗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贬谪远地的不舍和祝福,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又壮丽的意境。
《送杨少府贬郴州》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送杨少府贬郴州》以送别为主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诗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被贬官员的深切同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描绘了一位想象中的仙官即将前往九龙潭的场景,用“旄节朱幡”这样的词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暗含了对被贬官员身份的一种敬仰与祝福,暗示他即使被贬,仍有超凡脱俗的风采。
颔联“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和地势的险峻,同时也寓意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即使身处逆境,仍应保持高远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瀑布与杉松在雨中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美,夕阳的余晖与山林的苍翠相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寄寓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引用苏耽被白鹤接引的传说,表达了对杨少府虽被贬但仍有机遇重获新生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力量,如同白鹤一般,虽历经风雨,仍能带来希望与转机。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寄托了对被贬官员的深切同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