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chéng rú chán shī xiāo jū shì sōng qiū lán rě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作者:王维 
míng dào héng shān yǔ dòng tíng     ruò wèi qiū yuè tīng yuán shēng
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chóu kàn běi zhǔ sān xiāng yuǎn     è shuō nán fēng wǔ liǎng qīng
愁看北渚三湘远   恶说南风五两轻
qīng cǎo zhàng shí guò xià kǒu     bái tóu làng lǐ chū pén chéng
青草瘴时过夏口   白头浪里出湓城
cháng shā bù jiǔ liú cái zi     jiǎ yì hé xū diào qū píng
长沙不久留才子   贾谊何须吊屈平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描绘了一位旅行者在探访乘如禅师和萧居士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展现了一段精神之旅的深刻体验。

**首句“明到衡山与洞庭”**:开篇就描绘了旅行者在清晨启程,向着衡山和洞庭湖的方向行进的场景。这里的“明”不仅指日出的明亮,也暗含着光明、清晰之意,预示着旅程的光明前景和精神上的清晰觉悟。

**次句“若为秋月听猿声”**:紧接着,诗人想象在秋季的夜晚,当月光洒满山野之时,耳边传来了凄厉的猿啼。这里通过“秋月”和“猿声”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悲凉、孤独的氛围,反映了旅行者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对旅途艰难的预感。

**“愁看北渚三湘远”**:诗人站在某处高点,远眺北边的江渚,那三湘之地似乎遥不可及。这里的“北渚三湘”不仅是指地理上的距离,更象征着精神上的隔阂与挑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愁思和对未知的畏惧。

**“恶说南风五两轻”**:继续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这里的“南风”和“五两”是古人旅行中常用的舟帆。“恶说”则流露出对轻风带来舟行不稳的担忧,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稳定性。

**“青草瘴时过夏口”**:进入盛夏,草木茂盛,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瘴气。诗人途经夏口,这里的“青草”和“瘴”暗示了旅行环境的恶劣与挑战。

**“白头浪里出湓城”**:继续行程,船只在汹涌的白浪中艰难地航行,最终到达湓城。这里的“白头浪”形象地描绘了波涛的壮阔与凶险,与前面的景物形成对比,表现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最后,诗人提到在长沙停留不久,联想到历史上因才华横溢而遭受不公对待的贾谊和屈原。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才子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自身遭遇的思考和对公正、自由的向往。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行者在精神层面上的探寻与思考,以及对生命中不公与困难的深刻反思。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由唐代诗人王维创作,是一首表达诗人旅行途中感怀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特定地点的描绘,以及引用典故,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旅行的景色与感受**:“明到衡山与洞庭”,开篇就描绘了诗人在白天到达了衡山和洞庭湖的情景,这既是一个实际的行程描述,也隐含了对旅途的期待与喜悦。

2. **秋月与猿声的对比**:“若为秋月听猿声”,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面对秋月之夜中猿猴凄厉叫声的内心矛盾和感伤。这种自然景象与人的心理状态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3. **愁绪与距离**:“愁看北渚三湘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的忧愁,通过“北渚三湘”的描述,既实指地理上的遥远,也暗示了情感上的距离。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

4. **恶说与五两轻的对比**:“恶说南风五两轻”,通过对比南风的柔和和五两轻帆的快速,表达了对旅途困难与顺畅的双重感受。恶说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而“五两轻”则暗示了诗人的期待与对自由的向往。

5. **自然现象的象征意义**:“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如瘴气弥漫的青草与汹涌的白头浪,还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困难的隐喻。夏口和湓城是诗人旅行路径中的具体地点,象征着面对生活与命运的种种考验。

6. **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结尾部分,诗人以长沙这一地点,以及对贾谊与屈平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感慨与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通过这种方式,王维将自己的情感与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王维的诗作通常富有诗意的美与哲理的深度,此诗同样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特色。

王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