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yuán lè qī shǒu ( yī zuò wǎng chuān liù yán , dì liù shǒu yī zuò huáng fǔ céng shī )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jīng xī bái shí chū tiān hán hóng yè xī |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
shān lù yuán wú yǔ kōng cuì shī rén yī |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
xiāng kàn bù rěn fā cǎn dàn mù cháo píng |
相看不忍发 惨淡暮潮平 |
yǔ bà gèng xié shǒu yuè míng zhōu zhǔ shēng |
语罢更携手 月明洲渚生 |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古诗词释义: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是一组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美景的诗歌。下面对这组诗的每首进行逐段解释: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荆溪白石出**:荆溪水流淌,溪底的石头在清澈的水光中若隐若现,一片洁白。这里的“出”字描绘了石头从水中露出的景象。
**天寒红叶稀**:天空寒冷,高处的树木上,原本绚烂的红叶变得稀少。这里的“红叶稀”既表现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路元无雨**:山路上并没有下雨,但却弥漫着一片清新的湿润感。这里的“元无”是“原本”的意思,强调了湿润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下雨。
**空翠湿人衣**:空气中弥漫的青翠之色,仿佛能直接滋润人的衣物。这是对山间清新空气的诗意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
**相看不忍发**:诗人与朋友在夕阳下相对,心中充满了对美景的依恋,不忍就此分开。这里的“不忍发”不仅指不忍分离,也暗示了对眼前的美景的深深喜爱。
**惨淡暮潮平**:傍晚时分,潮水渐渐退去,留下一片寂静与冷清。这里的“惨淡”表现了夕阳西下、潮水退去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感。
###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语罢更携手**:交谈完毕,两人依然手挽着手。这表现了诗人在闲暇时与朋友交谈的愉快,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月明洲渚生**:月光下的洲渚(水中的小岛)仿佛生长出了一片银白。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能听到水面波光粼粼的声音。
这组诗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古诗词赏析:
王维的这首《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之六)展现了其作品中一贯的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风格。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以下是每一句的赏析:
1.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首句描绘了荆溪边的白石在清澈溪流中的生动景象,与后句的“天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季节的特征。白石在寒天的映衬下更为醒目,给人一种冷峻而清新的感觉。红叶稀疏的出现,增添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暗示着自然界的季节更迭。
2.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路无雨,却因为四周的“空翠”(浓密而深绿色的山林)使得空气湿润,仿佛能将人衣裳打湿。这种描述不仅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也流露出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山路与空翠的描绘,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3.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这句话描绘了日暮时分,与友人相对无言,凝视着平静的潮水。这里的“不忍发”可能是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是对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与上文的宁静形成了情感的转折,但又保持着一种平和与深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
4.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在这首诗的结尾,作者与友人交谈之后,再次相携而行。月光洒在洲渚之上,使得水面泛起一片银光。这样的画面不仅美丽,也充满了温馨与浪漫。这一句传达出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和珍惜。月光如水,象征着纯洁与和谐,增加了整首诗的诗意与美感。
综上所述,王维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传递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