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ī tí ( mò quē )

失题(末缺)

作者:李颀 
xiǎo shān pò tǐ xián zhī cè     luò rì lí huā zhào kōng bì
小山破体闲支策   落日梨花照空壁
shī kān jì shì dù fēng liú     huà yǔ jiāng jūn zuò qíng dí
诗堪记室妒风流   画与将军作勍敌

《失题(末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颀,标题虽然标注为“失题”,但通过诗句内容可以推测其可能描绘了一幅生活中的场景或者表达了某种情感。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小山破体闲支策** - 这句话中的“小山”可能是山丘或小山坡的意象,而“破体”可能指的是一种较为随意、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或生活态度。“闲支策”可能指的是手持拐杖闲逛或行走,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整体来看,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悠闲的人在小山坡上漫步,手持拐杖,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2. **落日梨花照空壁** - “落日”表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了白色的梨花上,使梨花在空气中熠熠生辉。“照空壁”则可能是远处的墙壁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显得空旷而明亮。这句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黄昏景色,梨花在夕阳的照射下,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感觉。

3. **诗堪记室妒风流** - 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关于诗歌创作的赞誉。这里的“记室”可能是诗人的助手或记录者,意在赞美诗歌的美妙,甚至隐含着诗作有如此之高的艺术价值,以至于连作为记录者的助手都感到妒忌。这既是对诗歌本身的高度评价,也可能是对诗人的才华和风流的赞颂。

4. **画与将军作勍敌** - “画”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幅描绘战争或将军形象的画作。“勍敌”意味着强大的对手。这句话可能是说这幅画展现的将军形象极其威武,犹如真正的敌人一样强大。这既是对画作技艺的赞誉,也可能在隐喻意义上,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英雄或战争的向往和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一位悠闲漫步的人,背后是落日余晖照耀下的梨花和墙壁,这样的场景中,诗人创作的诗歌与画面中展现的将军形象,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仿佛它们各自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强大对手或影响者。

《失题(末缺)》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失题(末缺)》。虽然标题被遮挡或丢失,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赏析。李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边塞生活、田园风光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从诗的内容来看,“小山破体闲支策”可能描绘的是诗人闲适地漫步在小山之中,手持拐杖,似乎在享受着山间的清风明月,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破体”或“支策”可能是指诗人独特的行走方式或是所用的工具,表现出其不拘一格、随性而为的个性。

“落日梨花照空壁”则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梨花盛开、映照着空旷的墙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在这里,“梨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而“落日”则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意味,暗示着岁月静好,生活如诗。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中的“诗堪记室”可能是指诗人的文才或诗作足以让随身的记室官(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为之倾倒,表现出诗人的才华横溢。“妒风流”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夸,或是对他人才华的赞誉。而“画与将军作勍敌”则是将诗人的画作与将军的武力相比较,暗含着诗人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能够与武将的勇猛相比肩,表现出其艺术成就的雄壮与影响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诗人个人形象的刻画,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颀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