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sūn shān rén

寄孙山人

作者:储光羲 
huá yáng dòng kǒu piàn yún fēi     xì yǔ méng méng yù shī yī
华阳洞口片云飞   细雨蒙蒙欲湿衣
yù xiāo biàn mǎn xiān tán shàng     yīng shì máo jiā xiōng dì guī
玉箫遍满仙坛上   应是茅家兄弟归

《寄孙山人》古诗词释义:

储光羲的《寄孙山人》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景致的诗作,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华阳洞口片云飞, 细雨蒙蒙欲湿衣**:
- **华阳洞口**:指的是华阳洞的入口,华阳洞通常与道教文化和隐居生活相关联,是隐士居住的地方之一。
- **片云飞**:指的是天空中一片云朵在飘动,这里的云与洞口相呼应,形成了一种静谧、超凡脱俗的氛围。
- **细雨蒙蒙欲湿衣**:描绘了细雨绵绵的景象,雨水显得轻柔而细密,快要湿润诗人的衣物。这不仅渲染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氛围,与隐居生活相契合。

2. **玉箫遍满仙坛上, 应是茅家兄弟归**:
- **玉箫**:古时一种长笛,通常与道教、仙人或高洁的隐士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玉箫不仅象征着音乐之美,也代表了隐居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超凡脱俗。
- **仙坛**:是道教修炼和举行仪式的场所,这里与“玉箫”并置,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超脱的场景。
- **应是茅家兄弟归**:茅家兄弟可能是指《聊斋志异》等民间传说中与道士或隐士相关的角色,这里借指某个与道教或隐逸生活相关的人物返回,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的隐居主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华阳洞口云雨景象和仙坛上玉箫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氛围,同时通过“茅家兄弟归”的叙述,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道家文化和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寄孙山人》古诗词赏析:

储光羲的《寄孙山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充满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华阳洞口片云飞**:这一句以华阳洞口为背景,以飘飞的片云起笔,给人以飘逸、自由的感觉。华阳洞口,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居之所,而飘飞的云朵则暗示着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状态。云的出现,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和遐想的色彩。

2. **细雨蒙蒙欲湿衣**:接着,诗人描绘了细雨蒙蒙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润、宁静的感觉。雨的细密、朦胧,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敏感。欲湿衣,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种清新、自然环境的享受与沉浸。

3. **玉箫遍满仙坛上**:玉箫,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与仙人或隐逸生活相关联。此处“遍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仙坛上玉箫声的弥漫,营造了一种高雅、超脱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隐含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超脱的渴望。

4. **应是茅家兄弟归**:这句诗通过推测,描绘了一幅仙坛上兄弟们回归的画面。茅家兄弟,可能是指诗中向往的隐士或仙人,他们的回归,象征着精神家园的回归,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和向往。这里的“应是”二字,既有猜测的意味,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展现了储光羲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尘世烦恼的逃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普遍追求。

储光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