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rì guān jì
五日观妓
shān yīn liǔ jiā nǚ jiǔ rì cǎi zhū yú |
山阴柳家女 九日采茱萸 |
fù dé dōng lín bàn shuāng wèi mò shàng shū |
复得东邻伴 双为陌上姝 |
chā zhī zhe gāo jì jié zǐ zhì zhǎng jū |
插枝着高髻 结子置长裾 |
zuò xìng cháng chí huǎn fēi guān chà zhàng fū |
作性常迟缓 非关诧丈夫 |
píng míng zhé lín yuè rì rù fǎn chéng yú |
平明折林樾 日入返城隅 |
xiá kè yào luó xiù xíng rén tiāo duǎn shū |
侠客要罗袖 行人挑短书 |
é méi zì yǒu zhǔ nián shào mò chí chú |
蛾眉自有主 年少莫踟蹰 |
《五日观妓》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五日观妓》是唐代诗人万楚的佳作,描绘了在特定节日里观看美女活动的场景。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山阴,可能指一个地点或地方,柳家女指的是生活在柳家的女子。九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茱萸节,人们有佩戴茱萸以求避邪、祈福的习俗。
2.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复得,再次相遇;东邻,指隔壁或近邻的女子;伴,同伴。这句话意为这位柳家女再次遇到了邻家的女伴,两人成为了路途上的美女。
3. **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裾**:插枝,可能是指插上茱萸或其它装饰品;高髻,高高的发髻,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发型;结子,可能是指装饰品或香囊;长裾,长长的裙摆。这句话描绘了女子们以高髻和长裙装点自己,以美丽姿态迎接节日。
4. **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作性,行为举止;迟缓,缓慢、悠闲;诧丈夫,惊讶于男子。意思是女子们行为举止常带有一份悠闲和从容,并非是为了在男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5.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林樾,茂密的树林。这句话描述了女子们在天刚亮时便开始活动,在傍晚时分返回了城中的角落,暗示了她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6. **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侠客,英勇的武士或侠士;罗袖,轻柔的长袖;行人,过路的行人;挑短书,可能指的是挑选书籍或书写简短的信件。这句话描绘了男性角色对女子的关注,既有侠士对女子温柔体贴的侧写,也有过路行人可能怀有的求知欲或情感的暗喻。
7.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蛾眉,美丽的眉毛;主,主人或拥有者;年少,年轻的人;踟蹰,犹豫不决。这句话表达了女子们有自己的选择和归属,告诫年轻人不要犹豫,应该果断行事。
整首诗描绘了节日中女子们装饰自己、参与活动的美丽景象,同时通过男性的视角,展现了社会中的性别互动和情感态度。
《五日观妓》古诗词赏析:
万楚的《五日观妓》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节日景象,通过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对节日庆典的重视以及对女性美的欣赏。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们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中女性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开篇描绘
首句“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故事发生的背景,选择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山阴的一个柳姓女子在采茱萸的场景,暗示了诗中将会展现的节日氛围与自然风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神秘。
### 中间描绘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中,“复得”二字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强调了女子们在节日中相遇,互相陪伴,共享欢乐时光的情景。通过“陌上姝”这一形容,突出了女子们的美丽与优雅,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 细节描绘
接下来的“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裾”,描述了女子们装饰自己的细节,高髻上插着茱萸枝,长裙上装饰着茱萸果实,这样的装扮不仅展示了节日的特色,也体现了女子们对美的追求和节日仪式的重视。
### 情感描绘
“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这部分表现了女子们性情中的柔和与温婉,并非因好奇或者对男子的追求而刻意展示,而是她们自然的个性流露,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女性温柔、内敛的一面。
### 后段描绘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描述了女子们从清晨开始的活动到日落归家,展现了她们日常生活与节日庆典相结合的状态,一种和谐与自然的生活节奏。
### 结尾描绘
最后,“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这四句收尾,点明了节日中不同人物的活动,侠客们可能会邀请女子跳舞,行人们可能在为节日带来短书的欢愉,女子们的情感归宿自有其主,对年轻男子的暗示则是节日中不可避免的社交互动。诗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古代节日庆典中的多元文化氛围和社交习俗。
总体来说,万楚的《五日观妓》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节日庆典的欢乐、自然与女性美的和谐统一,以及传统社会中人物之间的互动与情感流露,是一幅生动的古代节日风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