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ōng mǎ

骢马

作者:万楚 
xī shī mán dào huàn chūn shā     bì yù jīn shí dòu lì huá
西施谩道浣春纱   碧玉今时斗丽华
méi dài duó jiāng xuān cǎo sè     hóng qún dù shā shí liú huā
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
xīn gē yī qū lìng rén yàn     zuì wǔ shuāng móu liǎn bìn xié
新歌一曲令人艳   醉舞双眸敛鬓斜
shuí dào wǔ sī néng xù mìng     què lìng jīn rì sǐ jūn jiā
谁道五丝能续命   却令今日死君家

《骢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骢马》是由唐代诗人万楚所作。这是一首以“骢马”(一种毛色呈青白色的马)为题,但实际上通过马的意象表达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和对时下美丽女子的惊叹。全诗可以逐段解释如下:

**首句:“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 西施,古代著名的美女,此句用以赞美这位美人犹如洗涤春日之纱,纯净而美丽。而“碧玉今时斗丽华”,则是将当下的美丽女子比作碧玉,与古人相比较,正所谓“斗丽华”,意即她们的美丽争奇斗艳,不亚于古人。

**次句:“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 “眉黛夺将萱草色”描述了女子的眉毛颜色之美,以萱草的绿色(这里用“萱草色”比喻颜色)被眉毛的美所覆盖,意在强调女子眉毛的鲜明、生动与美丽。而“红裙妒杀石榴花”,形容女子的红裙色泽鲜艳,竟使石榴花都显得黯然失色,以此来赞美女子衣着的华美。

**第三句:“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 “新歌一曲令人艳”,表达了女子歌声的美妙动听,令人为之倾倒。而“醉舞双眸敛鬓斜”,描述了女子舞动时眼神的迷离,以及稍有斜向一边的鬓发,显示出她舞蹈时的轻盈与灵动,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最后两句:“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 “五丝能续命”这里可能引用了古代“五色丝线缠寿”的风俗,象征着祝福与长寿。但诗句“却令今日死君家”似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一种颠覆或讽刺,暗示即便通过美好与祝福(如五色丝线)也无法挽回或改变命运。这里的“死君家”,可能指的是某位王公贵族的死亡,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难以永恒的一种感慨。整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易逝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命运和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骢马》古诗词赏析:

《骢马》这首诗,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关于西施、美色、才艺与情感交织的场景,从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美的深刻探讨。

首句“西施谩道浣春纱”以历史中的美女西施为起笔,暗示了美的不朽与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这里使用了“谩道”一词,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现实美色的追寻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接下来的“碧玉今时斗丽华”则直接描绘了当前之美,将人比作珍贵的碧玉,通过“斗丽华”一词,展示了人们在展现美丽上的竞争与对比。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这两句,通过对比色彩,将人物的美丽具体化,眉毛如同抢夺萱草的翠绿,裙子则令人想起怒放的石榴花,颜色的鲜艳与活力表现了美的生动与活力。这种直接的视觉描绘,既展示了美的外在表现,也隐含了美的内在特质。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才艺与气质。一首新歌让人倾心,舞动的双眸与倾斜的鬓发,不仅展现了舞者的灵动与自信,也传达了情感的深度。这种通过音乐与舞蹈来表达美的方式,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暗示了美的表现方式可以超越语言,直接触动人心。

最后,“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一句,以一种反讽的口吻,提出对美的价值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里的“五丝”可能是指传统的五彩线,用于端午节等习俗中,象征着辟邪、祈福等意义。然而,诗人却以“却令今日死君家”这样的惊人之语,表达了对美的过度追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这种对美的极致追求可能导致情感的迷失或生命的悲剧。这样的结尾,使得整首诗在赞美美的同时,也对美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深思。

综上所述,《骢马》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不仅展现了对美的热烈追求和赞美,也深刻探讨了美的多维价值和对人类情感及生命的潜在影响。

万楚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