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 yáng rì è chéng lóu sòng qū tū sī zhí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huá shěng zhān xīng dòng gū chéng wàng rì yáo |
华省占星动 孤城望日遥 |
zhí lú shōu jiù cǎo xíng xiàn jí xīn miáo |
直庐收旧草 行县及新苗 |
cāng hǎi tiān lián shuǐ qīng shān mù yǔ cháo |
沧海天连水 青山暮与朝 |
lǘ yán jǐ jiā sàn yīng dài xià chē zhāo |
闾阎几家散 应待下车招 |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标题为“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表达的是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站在鄂城的楼台上,为即将离开的屈突司直送别。这首诗风格清丽,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下面对诗的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
这句描绘了重阳节这一天,华省(泛指豪华的官署)中星辰闪耀,预示着美好;而孤城(鄂城,这里特指)在远方,太阳遥遥可见。一动一静,对比鲜明,营造了一种既繁华又孤寂的氛围。
2. **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
这句描述的是屈突司直在鄂城的住处(直庐),秋风过境,旧草被收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随着他的行县(巡查地方),新种的苗苗也正在生长,预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3.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这句通过“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这样的词语,展现了鄂城的壮丽景色,海天一色,山峦起伏,日升日落,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4. **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
最后一句“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中,“闾阎”指的是民间,这里泛指百姓。“几家散”描述了鄂城中几家农户的零散生活,暗示了屈突司直即将离开后,百姓的孤单与期待。而“下车招”是古代官吏到任时,会下马步行以示谦逊和亲民,这里象征屈突司直将要离开,百姓希望能挽留他,或者期望他在未来有机会再次前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屈突司直的不舍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向往。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这首《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是一首送别诗,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鄂城楼、华省、沧海、青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离别时的感伤,还隐含了对于屈突司直未来的期许和对家乡、民众生活的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双联的布局**:“华省占星动, 孤城望日遥”以“华省”与“孤城”对比,一方面暗示了屈突司直在高官显贵之列的荣耀,另一方面则通过“孤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同时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既荣耀又孤独的氛围。星动暗示时间的更迭,而“望日遥”则预示着送别时间的漫长与对未来的遥想。
2. **颔联的转变**:“直庐收旧草, 行县及新苗”由上联的宏大转为细致,通过“直庐”(可能指官署)的旧草与“行县”的新苗,描绘了一幅官署内外的景象,既展现了屈突司直即将离任或调任的现状,也暗含了对于其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的肯定。
3. **颈联的自然景观**:“沧海天连水, 青山暮与朝”使用“沧海”与“青山”作为背景,借以表达广阔无垠的视野和永恒的自然之美。海与天、山与朝暮的结合,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屈突司直即将面对的广阔未知世界的隐喻。
4. **尾联的情感流露**:“闾阎几家散, 应待下车招”收尾于对家乡和民众的关怀。闾阎指民间,表达对屈突司直离任后,能否为民间带来积极变化的期待。通过“下车招”,不仅表达了对屈突司直个人品德的赞赏,也隐含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关心民众,为家乡带来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员品德、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情感与思想兼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