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g jìn jiǔ
将进酒
qù nián zhàn sāng gàn yuán jīn nián zhàn cōng hé dào |
去年战桑干源 今年战葱河道 |
xǐ bīng tiáo zhī hǎi shàng bō fàng mǎ tiān shān xuě zhōng cǎo |
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zhàn sān jūn jǐn shuāi lǎo |
万里长征战 三军尽衰老 |
xiōng nú yǐ shā lù wèi gēng zuò gǔ lái wéi jiàn bái gǔ huáng shā tián |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 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
qín jiā zhù chéng bì hú chù hàn jiā hái yǒu fēng huǒ rán |
秦家筑城避胡处 汉家还有烽火然 |
fēng huǒ rán bù xī zhēng zhàn wú yǐ shí |
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 |
yě zhàn gé dòu sǐ bài mǎ hào míng xiàng tiān bēi |
野战格斗死 败马号鸣向天悲 |
wū yuān zhuó rén cháng xián fēi shàng guà kū shù zhī |
乌鸢啄人肠 衔飞上挂枯树枝 |
shì zú tú cǎo mǎng jiāng jūn kōng ěr wèi |
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 |
nǎi zhī bīng zhě shì xiōng qì shèng rén 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 |
乃知兵者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将进酒》古诗词释义:
### 《将进酒》解诗意
#### 开篇(一)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去年(诗人指自己或某人)在桑干源作战,今年在葱河道上继续。桑干源、葱河道为古代战场名称,此处运用借代手法,象征诗人生涯中不断征战的经历。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指的是战斗结束后,兵士们在战场洗去兵刃上的血腥和污垢。诗人将兵士比喻为在条支海(实际不存在的地名,此处虚构,象征远海)上洗兵,在天山(象征高远、险峻的战场)上放马,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休息。描绘了征战之艰苦与环境的恶劣。
#### 中间(二)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万里长征战”指的是长途跋涉的征战,形容战争的遥远与艰难。“三军尽衰老”则是指在长期的征战中,军队中的战士们由于艰苦的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身心疲惫,日益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匈奴族以杀戮为生计,意味着他们用战争生活。自古以来,战场只留下白骨和黄沙,比喻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下文(三)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这里提到了秦朝和汉朝筑城以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胡),体现了古代防御体系的建立。烽火台的使用象征着战争的预警机制,即使烽火不息,但战争似乎仍无止境。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烽火不断燃起,战争持续不断,没有停息的时刻。这句强调了战争的持久和残酷。
#### 结尾(四)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在野外的战斗中,士兵们会因格斗而丧命,战败的马匹在悲鸣,向天表达内心的悲愤。这描绘了战场上士兵与动物的死亡景象。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鸦和秃鹫啄食士兵的肠子,尸体挂在枯枝上,揭示了战场的残酷和死亡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战后的荒凉与无人问津。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士兵们葬身草莽之中,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最终只是将军空有其位,表达了对战争中普通士兵命运的同情和对战争无意义的反思。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句总结了全文的主旨。战争被认为是凶恶的工具,是圣明之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启用的手段。强调了战争的毁灭性和避免战争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
《将进酒》古诗词赏析:
《将进酒》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唐代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艰苦生活。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深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述战争与时间的流逝**:“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这四句通过描述连续的战争场景,展现了战争的频繁与连续性,同时借战争之水(条支海上波)和寒冷的环境(天山雪中草),营造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
2. **战争的深远影响**:“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描绘了战争的漫长与士兵的疲惫,暗示战争对士兵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一句通过“衰老”一词,强烈表达了战争对士兵生命质量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影响。
3. **对战争残酷的揭露**:“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将战争比作农耕,把战场上的生命与白骨、黄沙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给大地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4.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提醒人们战争的根源与持续,暗示了战争的循环与历史的深刻关联。
5. **战争对个体的摧毁**:“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这几句描述了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无情剥夺,以及战争带来的哀伤与绝望。
6. **对战争的反思**:“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这一形象化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战争对生命的残酷,以及战争给大地和自然界带来的破坏。
7. **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洞察**:“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几句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层反思,指出战争对人性、道德和生命价值的破坏,强调战争是残酷和不必要的,只有圣人(智慧的君主)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武力。
综上所述,李白的《将进酒》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也深刻反思了战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本质的洞察。这首诗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朽的边塞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