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 méi shān yuè gē , sòng shǔ sēng yàn rù zhōng jīng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
yè fā qīng xī xiàng sān xiá sī jūn bú jiàn xià yú zhōu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古诗词释义: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峨眉山的月色和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僧晏离别的深切情感。下面逐段解释诗文的意思: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色柔和,像秋天半圆的月亮,这是诗人对峨眉山月色的描绘。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自古便是名山胜地,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这里用“半轮秋”来形容月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影入平羌江水流
影子映入平羌江的水流中。平羌江是岷江的支流,流经峨眉山地区。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月光与江水相互辉映的画面,仿佛月亮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晚,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向三峡进发。清溪,可能指的是流经峨眉山附近的清溪河,而三峡则指长江上的三个著名的峡谷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里的“夜发”与前句的“半轮秋”相呼应,都营造了一种夜晚行舟的意境。
### 思君不见下渝州
思念你(指僧晏),却在渝州(今重庆市)以下的地方与你分别。渝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峨眉山乘舟向三峡出发,最终会抵达渝州以下的地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思念,透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峨眉山的月色、平羌江的水流、夜晚的清溪以及向三峡的旅程,以及最终与朋友在渝州以下的分别,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以峨眉山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背景与意义
标题中的“峨眉山月”点明了诗歌的自然景观主题,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以其秀美的山川和丰富的自然风光而著名。在诗中,峨眉山的月色成为贯穿全诗的线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 诗文结构与意象
1. **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句诗描绘了月光下的峨眉山,半轮的月亮挂在山头,月影倒映在流动的平羌江水中,画面静谧而富有动态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峨眉山、月亮、江水,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同时也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2. **次句:“夜发清溪向三峡。”** 诗人紧接着描绘了自己乘舟出发的情景,从清溪(可能是指岷江的某一段)出发,目的地是三峡,暗示了旅行的开始,同时也预示了即将与友人分别的悲情。
3. **第三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行进的途中,诗人不仅是在观赏自然风光,更是在内心深处与友人对话,思念之情随着旅程的推进而愈发强烈。渝州(今重庆市),在这里象征着友人的所在,也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忧虑。
### 情感表达与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诗歌中没有直接的悲痛表达,但通过景物的变化和旅行的孤独感,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情。
- **语言优美**:李白的诗以语言的优美著称,本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等句,用词精准,意境深远,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 **寓情于景**: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体现了“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总结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美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对人生旅程、自然景观和情感体验的深刻反思与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