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xīn píng shào nián
赠新平少年
míng zhǔ fǎng xián yì yún quán jīn yǐ kōng |
明主访贤逸 云泉今已空 |
èr lú jìng bù qǐ wàn chéng gāo qí fēng |
二卢竟不起 万乘高其风 |
hé shàng xǐ xiāng de hú zhōng qù měi tóng |
河上喜相得 壶中趣每同 |
cāng zhōu jí cǐ dì guān huà yóu wú qióng |
沧州即此地 观化游无穷 |
shuǐ luò hǎi shàng qīng áo bèi dǔ fāng péng |
水落海上清 鳌背睹方蓬 |
yǔ jūn nòng dào jǐng xié shǒu líng xīng hóng |
与君弄倒景 携手凌星虹 |
《赠新平少年》古诗词释义:
李白的《赠新平少年》是一首赞扬和鼓励年轻才子,激励他们追求卓越、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诗歌。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解释:
### 第一部分(前四句):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
这四句主要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望与对过去杰出人物的怀念。"明主访贤逸"中的“明主”指的是明君,即英明的统治者,他们寻求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杰出人才。"云泉今已空"则表达出这样的理想状态在过去可能就已经不存在了,隐居的贤才不再出现,或者说,即便出现了也无法被明君发现。这是一种对当今时代无法找到类似人才的感叹。
###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这一部分转向对过去两位杰出人物——二卢(卢仝、卢挚)的赞誉。"二卢竟不起"似乎是一种假设的遗憾,表示这两位杰出人物并没有出现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万乘高其风"则高度评价了他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他们的精神和成就像万乘之尊一样高大。"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则暗示了与过去伟大人物的共鸣与喜悦,仿佛在河畔相聚,心灵上彼此共鸣,共同追求的趣味不曾改变。
### 第三部分(后四句):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这部分主要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沧州即此地"表示理想的环境和状态就在当下,不必远寻。"观化游无穷"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无尽地探索和理解宇宙的真理。"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是一种美丽的想象,海水退潮后,海面清澈,可以远眺到传说中的方蓬(一种仙境)。"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则表达了一种与志同道合的同伴一同探索未知、超越凡俗、触及星辰彩虹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敬仰,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渴望。它既是对过去伟大人物的致敬,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和鼓励。
《赠新平少年》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赠新平少年》是一首借古喻今,以历史典故为依托,赞扬和鼓励年轻才俊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描述,李白巧妙地表达了对年轻才俊的期待和赞赏,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中多次提到“明主访贤逸”、“二卢竟不起”、“河上喜相得”等典故,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帝王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向往。通过这些典故,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历史的回顾中,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和历史感。
2. **借物喻人**:“云泉今已空”、“河上喜相得”等诗句,以自然景观象征人物的品质和情感状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二卢竟不起”表达了对古代未能遇到明主的遗憾,而“万乘高其风”则表达了对当下或未来的期待,暗示作者希望在当代社会也能遇见识才用才的君主,实现自己的理想。
4. **精神追求的体现**:“壶中趣每同”、“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等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新平少年共探宇宙奥秘,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生活,体现了李白对自由、高远精神追求的追求。
5. **情感的升华**:整首诗在肯定和赞美年轻才俊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志同道合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理想、自由和宇宙探索的无限向往,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迈、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
总之,《赠新平少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人文情怀和个人理想追求的诗作,通过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