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ēng bā líng kāi yuán sì xī gé , zèng héng yuè sēng fāng wài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作者:李白 
lóu guàn yuè yáng jǐn     chuān jiǒng dòng tíng kāi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yàn yǐn chóu xīn qù     shān xián hǎo yuè lái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yún jiān lián xià tà     tiān shàng jiē xíng bēi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zuì hòu liáng fēng qǐ     chuī rén wǔ xiù huí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古诗词释义:

作者:李白,这首诗《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和由此引发的感慨。

第一句:“楼观岳阳尽”,描述了站在高阁上,整个岳阳(即现在的岳阳市)的楼阁景象尽收眼底。岳阳楼是古代著名的建筑,诗句中所见的岳阳楼景象,象征了视野开阔、心胸宽广的境界。

第二句:“川迥洞庭开”,意思是长江水流广阔,与洞庭湖相连,湖面开阔无垠。这里的“川迥”和“洞庭开”共同营造了一种广阔辽远的空间感,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被无限扩大的感受。

第三句:“雁引愁心去”,借用大雁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观景而心生愁绪,仿佛被大雁带走了一般。这里的“雁引愁心去”,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又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哀愁与解脱。

第四句:“山衔好月来”,描述了山峰似乎在迎接美好的月亮,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暗含了诗人的喜悦与期待。

第五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仿佛与云中建房、天空中饮酒般,畅游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快乐。

第六句:“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描述了诗人酒后感受到的清风,微风拂过,衣袖随风舞动,表现了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对自然的亲近与赞美,以及在自然怀抱中释放内心愁绪、寻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这首《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通过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描绘,以及与衡岳僧人的交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自然情感和深刻的哲思。

首先,诗的前两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岳阳楼耸立于苍茫的山川之上,洞庭湖一望无际,川流不息。这里不仅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在壮丽景色中对人生视野的拓展,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雁和山人格化。雁儿似乎理解了诗人的愁绪,带着它飞离了此地,而远处的山峰则仿佛在月升之时主动接纳了美好的月光,将它献给了诗人。这种情感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暂时忘却忧愁的愿望。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衡岳僧人在云雾间歇息、饮酒的情景,展示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最后,“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描绘了诗人醉酒后,微风吹起,衣袖翩翩起舞的场景。醉酒后的轻松与自由,与前文的壮丽景色和超然境界相呼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在宏大的自然景观中,诗人不仅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也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美的追求,体现了其诗歌中一贯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

李白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