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è ǒu shī kè cāo gōng zuò

夜偶诗客操公作

作者:韦应物 
sù yǒu jù báo shì     lǚ zhāo qīng jǐng shǎng
素友俱薄世   屡招清景赏
míng zhōng wù yīn wén     sù xī xīn yǐ wǎng
鸣钟悟音闻   宿昔心已往
zhòng mén xiāng dòng dá     gāo yǔ yì xiá lǎng
重门相洞达   高宇亦遐朗
lán lǐng xiǎo chéng fēn     qīng yīn xià tiáo zhǎng
岚岭晓城分   清阴夏条长
yūn fēn fāng tái fù     xiāo sàn zhú chí guǎng
氲氛芳台馥   萧散竹池广
píng hé suí bō fàn     huí biāo jī lín xiǎng
平荷随波泛   回飙激林响
shū shí zūn dào lǚ     pō huái yí zhì xiǎng
蔬食遵道侣   泊怀遗滞想
hé bǐ chén hūn rén     qū qū zài tiān rǎng
何彼尘昏人   区区在天壤

《夜偶诗客操公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夜偶诗客操公作》由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展现了作者在夜晚与友人操公聚会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道义的追求与理解。下面是对每一段的逐段解释:

### 1.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

诗人开篇表达了对“素友”(纯洁的友人)的深情与敬意,他们远离尘世的浮躁,多次邀请在清幽的自然景致中赏玩,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 2.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诗人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这钟声仿佛能使人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与宁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时光与内心的向往,暗示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回归。

### 3.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这两句描绘了聚会场所的宏伟与开放,重门虽多却显得通透明亮,高大的空间也显得异常宽敞,营造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氛围。

### 4.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诗人描绘了清晨时分,岚气与山岭、城郭相映成趣的景象,以及夏天阳光下条条树枝投下的清幽阴影,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和谐。

### 5. 沱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

这里描绘了芳香四溢的芳台,竹林围绕的宽阔池塘,池水在清风中轻轻荡漾,竹林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清新的气息。

### 6.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

荷叶在水面轻轻漂浮,微风吹过,竹林中传来清脆的响声,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 7.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诗人与友人一起遵循自然之道,过着简朴的生活,内心宁静,遗忘了世俗的烦恼与忧虑,表达了对精神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 8. 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

诗人对那些被尘世迷惑、生活困顿的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精神追求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认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在世俗的追求中,而在精神的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中。

综上所述,韦应物的《夜偶诗客操公作》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精神追求与人际关系之美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纯净友谊、精神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夜偶诗客操公作》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夜偶诗客操公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诗人开门见山,描述了他与一众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远离尘世,频繁邀请他们一同赏月、赏景,享受清幽的自然之乐。这里的“素友”指的就是高洁、朴素的知心朋友,“薄世”则是对现实世俗的淡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

###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鸣钟的禅意让人领悟到世事如梦,内心的向往早已超越了现实。这里通过声音的暗示,引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门洞明亮,高阁宽敞,既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惬意,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世界的开阔与自由。

###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这一系列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岚山云雾、清晨的城市分界、清凉的树荫、芳香的亭台、宽广的竹池、随波荡漾的荷花、风激林响,这些景致都充满生机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热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这两句描绘了动态的美,荷叶随水波动,微风吹动林木,声音与视觉的结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也是诗人内心宁静与外界和谐的写照。

###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遵循清贫素食的生活方式,内心宁静,遗忘了世俗的烦恼。相比之下,世间的尘世之人为名利所困,拘泥于世间的小天地。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总结:
韦应物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象征了对纯洁心灵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超脱的审美追求。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