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ú sōng
赠卢嵩
sī tóng běn yì zhì yīn xiǎng hé zì rán |
丝桐本异质 音响合自然 |
wú guān zào huà yì èr wù xiāng yīn yuán |
吾观造化意 二物相因缘 |
wù chù lóng fèng xiào jìng wén hán yè quán |
误触龙凤啸 静闻寒夜泉 |
xīn shén zì ān zhái fán lǜ dùn kě juān |
心神自安宅 烦虑顿可捐 |
hé yīn zhī jiǔ yào sī bái qī yì jiān |
何因知久要 丝白漆亦坚 |
《赠卢嵩》古诗词释义:
《赠卢嵩》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我们从首句开始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丝桐本异质, 音响合自然:** 这句诗以丝和桐两种乐器(丝指琴弦,桐指琴的木质)为比喻,说明它们虽材质不同,却能发出和谐悦耳的声音。这里象征着不同背景、特质的人或事物,当它们以某种方式结合时,可以产生出美妙的结果或效果。
2. **吾观造化意, 二物相因缘:** “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与运作之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感悟。它指出,丝和桐之所以能够产生和谐的音乐,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或缘分,这暗示了在自然界或社会中,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作用也是普遍存在的。
3. **误触龙凤啸, 静闻寒夜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意外的美。想象在一个寂静的寒夜,偶然间听到如龙凤之啸的天籁之音,或是潺潺的山泉声。这里“误触龙凤啸”并非真正的“触碰”,而是比喻某种偶然或意想不到的美妙情境。这象征着在生活中,有时不经意的瞬间就能带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美的享受。
4. **心神自安宅, 烦虑顿可捐:** 在聆听这自然之美的瞬间,人的心灵得到了平静,所有的烦恼和忧虑仿佛都烟消云散了。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深赞美,以及自然美对于心灵的治愈作用。
5. **何因知久要, 丝白漆亦坚:** 最后两句诗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为什么能知道这样的联系或缘分(“久要”在这里指的是长时间的亲近或友谊)?它也提到了丝和漆两种材料,强调了材料的持久性和坚固性,暗示了长久关系的坚实基础,如同经过时间考验的友情或爱情一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丝和桐的自然之音,探讨了不同元素之间和谐共存、心灵共鸣的美,以及这种美对于消除烦恼、净化心灵的作用。同时,诗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关于自然规律、缘分、持久关系的探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首深具哲理与启示意义的作品。
《赠卢嵩》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赠卢嵩》这首诗,通过其深邃的哲学思考与生动的自然意象融合,展现出作者对音乐、自然以及人内心世界深刻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描绘异质合声
诗开篇即以丝桐对比,虽“异质”,却能“合声”,象征着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共融。这种自然界的和谐理念,是全诗哲学思考的基础。
### 造化之意与自然界的相依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相生相克的深刻理解。丝与桐的“因缘”关系,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也是万物和谐共处的例证。
### 喻指音乐与自然的共鸣
通过“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音乐的动听与自然的声音联系起来,通过“龙凤啸”和“寒夜泉”的隐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共鸣,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感受。
### 内心的平静与洗涤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然的体验,传达了内心由躁动变为宁静的体验,暗示了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可以净化心灵、洗涤烦忧。
### 对久要之友的感慨
最后“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既是诗人对长久朋友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于长久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丝的白与漆的坚,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持久,是对长久友谊的美好祝愿。
### 结语
韦应物的《赠卢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自然与人心深邃思考的展现。通过描绘丝桐合声、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通过音乐与自然的声音体验,达到内心平静与洗涤的目的,最终以对长久友谊的感慨收尾,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纯净和持久价值的追求与向往。